北京PM2.5月均浓度连续3个月保持“10+”水平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8月,北京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18微克/立方米,为历史同期最低,继6月份18微克/立方米、7月份16微克/立方米后,连续3个月月均浓度保持“10+”水。全月优良天数29天,占比93.5%。1至8月北京市PM2.5均浓度34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新低,在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中最优。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落实《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措施,聚焦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有机物(VOCs),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各区聚焦生态环境部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反馈问题,开展“回头看”;围绕石化、工业涂装、印刷等重点行业关键环节,全面启动排查工作。强化重点企业深度治理,58家VOCs排放重点企业开展“一厂一策”精细化治理,已完成25家;持续开展产业园区(集聚区)VOCs走航监测,形成“监测-通报-溯源整改提升”长效机制。加快印刷行业专项整治,督促印刷企业开展水、胶印、辐射固化等低VOCs含量油墨替代和实施绿色技改;99家印刷企业完成污染防治水评估,85家开展污染治理。

同时,本市加快推进“油改电”,累计淘汰国Ⅲ汽油车9.2万辆,推进公交、出租、旅游等重点行业用车新能源化,全市累计推广新能源车47.4万辆。强化重型车执法监管,紧盯进京路口和市内重点道路,检测重型柴油车163.3万辆次;发布《致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重型汽车所有者或使用者的一封信》,提示车主年底前做好与重型汽车排放远程监测台联网工作,目前全市9.5万辆重型汽车实现在线实时监控。加强非道路机械规范化管理,累计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8.1万台,检查2.4万台次;召开培训会详细解读将于12月1日实施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国四标准、扩大低排区政策以及典型案例等。大力推进货物运输“公转铁”,今年以来本市铁路运输砂石78万吨,同比增加47%;发送商品车5.6万辆,同比增加21%。

本市还印发了《北京城市“揭网见绿”简易绿化技术指南》,明确6项简易绿化技术;通过种植农作物和观赏作物增绿45.8公顷。应用台大数据强化工地扬尘监管,全市2161项规模以上工程均已安装连通施工扬尘视频监管系统;通报扬尘违法违规项目120个,约谈32家施工单位、4家视频服务公司;8月份共查处施工扬尘违法行为3612起。严查道路遗撒问题,8月份开展建筑垃圾联合督导检查3次,联合执法191次,移送违规线索395处,108处消纳处置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装置;7月份全市原地区道路尘负荷均值同比下降9.8%。多形式推进裸地扬尘管控。东城区实行“一地一策”,完成“揭网见绿”地块29个;通州区利用卫星遥感识别排查,通过种植草本花卉、粮油作物、中草药等农作物治理裸地559万方米;大兴区按照“编号唯一、属地牵头、多级复核、挂账销账、排名通报”工作原则闭环管理,治理裸地1600块、“揭网见绿”15.2方公里。

随着秋冬季的到来,扩散条件开始转为全年较差阶段。下一步,北京将全面实施秋冬季专项行动,将继续以VOCs、NOx协同减排为抓手,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同时针对秋冬季大气污染特点,开展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推动全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记者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