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孙辉:历时2年创作百米长卷 见证通州城市副中心蝶变

从2000年入驻通州梨园一间画室,到如今在张家湾创办墨先生书画院,画家孙辉将他最旺盛的创作生涯留在了通州。20多年来,他无数次外出采风,见证了通州向城市副中心蝶变的历史进程,并带领青年画家历时2年创作了一幅百米长卷,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大运河畔这座城市发生的巨变,以及置身其中内心的真情实感。

孙辉祖籍山东,自幼刻苦研书画,上世纪80年代前往中国国家画院进修后,就一直留在北京,在当时的宣武区开展艺术创作。2000年时,喜欢安静环境的孙辉买下了通州梨园幸福艺居的一间屋子,在这里开办了自己的画室。“那时候我们的房子就在路尽头,楼下是高粱地、玉米地,朋友来了都嫌远。”孙辉笑着说。

后来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没过几年,孙辉楼下的粮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新的高楼,地铁八通线、6号线先后建成通车。再后来,通州升级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行政机关落户东六环旁,一系列新的发展建设为城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与此同时,孙辉的画室也几经搬迁,从梨园搬到张家湾东定福庄村,最后来到张家湾文化艺术博览苑墨先生书画院。这时再有老友前来小聚,他们总会称赞,“老孙,你可真有眼光呀。”

对于一名画家而言,实地采风是创作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孙辉主攻花鸟画,在通州实地采风对他而言曾经一度十分困难。所以每到春季,孙辉往往要带领学生跑到江浙一带,甚至到过云南西双版纳实地采风创作。

采访时,孙辉从手机里翻出一幅2006年创作的《一鹭清莲》,画中的白鹭就是在浙江采风时记录的样子,莲花则是靠意象画面完成。“别人可能瞧不出,但是我们内行人一眼就能看明白,这幅画当时是现场画的白鹭,可回来需要画莲花时却找不到莲花,只能靠想象完成。”

不过,这种被动局面很快发生了变化:随着城市副中心快速发展,通州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过去是城乡结合部的小圣庙村完成棚改搬迁,东方化工厂也完成疏解腾退,原址建起了“绿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孙辉画室曾经所处的东定福庄村,厂房违建也已拆除,即将建成新一期的张家湾公园。

渐渐地,孙辉去南方采风的次数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到城市绿心公园、台湖公园和张家湾公园。“家门口就能见到荷花、白鹭,还有越来越多的珍稀候鸟和南方植物,何必跑到别处采风呢?”孙辉又找出一幅期创作的《和合图》,笔下的白鹭、荷花都是他在家门口的公园采风时记录下的图景。

亲身经历了这些巨变,早已把通州当作第二故乡的孙辉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希望创作一幅长卷描绘城市副中心,后来在当地政府和专家建议下,他最终决定以大运河为题,用百米长卷记录古今巨变。于是,一幅《千年运河水 辉煌张家湾》于2019年6月正式开始泼墨创作。

长卷的前半部分是从辽代开始的历史画卷,万马奔腾、彩旗飘飘,辽代萧太后游猎的场景跃然纸上。为了让每个细节都符合历史,孙辉带领画家陈茂吒、朱金磊和李胜垒走进博物馆查找文献。“光查资料就用了三个多月。”陈茂吒介绍。为了考察每个年代的人物特征,尤其是服饰和发髻,他们访问了好几位专家,一件件服饰逐渐浮现眼前。

画卷的后半部分则展示了大运河年来的变迁。“通州如今已经成为城市副中心,把张家湾的文化底蕴全方位展现出来,是我们团队创作的初衷。”孙辉说。在这一部分,孙辉将自己对城市的理解融入作品,如张家湾留下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小车会、大辛庄剪纸等,都出现在长卷中繁华的古镇街巷里。在创作城市绿心公园时,他特意将还在建设的“三大建筑”融入其中,并在建筑前的广场上勾勒出写地书的市民和来往的国际友人,用小人物表现大变化。

如今,这幅百米长卷历经2年已经创作完成,工作室墙上的墨迹留下了当时创作的火热场景,目前画作正在进行整体装裱,即将在合适时机进行公开展示。孙辉也正积极投身一线创作和基础教学,普及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让书画艺术走进千家万户。“希望有更多人能和我一起,拿起手中的画笔记录发生在身边的城市副中心蝶变。”孙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