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播报】销售腰斩、美元债展期、短债存大量资金缺口,绿地控股站在悬崖边?

在地产行业大环境下行,不少房企也纷纷暴雷的大背景下,有的房企企图弯道超车,有的为了自救不断变卖资产融资求生,而如今的绿地控股明显已经站在了悬崖边,摇摇欲坠。

图/网络


【资料图】

不久前,绿地控股的销售数据被公布,其上半年销售额腰斩,下滑程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今年一季度报中,绿地控股的业绩就已经营利双降,且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更是下滑幅度巨大,必然会对公司资金流造成一定影响。

在此情况下,绿地控股的债务也不容小觑,其中短期债务已经无法覆盖,且存在大量资金缺口。

而下半年集中到期的债券中,绿地控股已经展期一笔,为了应对债务,其表示将计划3年内售出2000亿资产。

与此同时,绿地控股大股东也下场质押股权为其提供援助。

不过在如今房企纷纷暴雷的情况下,绿地控股棘手的债务问题直接将其推至悬崖边,摇摇欲坠下,也不知还能坚持多久。

【销售腰斩,经营性现金流骤降】

进入7月份之后,各房企在上半年的销售数据都纷纷公布出来,绿地控股也在其中。

据中指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绿地控股今年上半年销售额为684.0亿元,同比减少58.3%。

腰斩的数据明显可以看出绿地控股的销售情况并不好,当然在大环境下行的背景下,今年房企大部分也都出现了销售下滑的情况。

在此前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2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中显示,今年上半年,百强房企的销售额均值为356.4亿元,同比下降48.6%。

而绿地控股销售数据的下滑程度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可见其销售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

不仅如此,在今年一季度的报告中,绿地控股的业绩表现也不尽人意。

在今年的一季度报告中,绿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为960.51亿元,同比下滑27.6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5.47亿元,同比下降35.24%,业绩直接营利双降。

现金流方面,绿地控股一季度产生的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26.25亿元,同比下降77.89%,下降幅度巨大。

减少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势必会对公司本身的资金流造成一定影响,使其进一步收紧。

除此之外,在2021年绿地控股毛利率为11.7%,同比2020年末下降2.8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绿地控股的核心盈利能力也出现下滑。

销售额腰斩,盈利能力出现下滑,经营性现金流又大幅减少,可见绿地控股经营面和资金面的压力都不小。

与此同时,绿地控股的债务问题也同样不容小觑。

【短债无法覆盖,存巨大资金缺口】

从融资情况来看,去年绿地控股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83.7%;净负债率为91.6%;现金短债比为0.81,也就是说其仍有两个未达到标准,脚踩“两道红线”。

同时,在去年top20的房企中,有一半的房企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都未达标,这其中属绿城控股的超线程度最为严重。

以融资成本来看,绿城控股的融资成本一直徘徊在6%,在行业中处于较高位。

脚踩红线,融资成本又居高不下,但更为惊人的,是绿地控股的债务规模。

在今年一季度报中显示,绿地控股的总负债合计1.24万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为1.09万亿元。

别看债务规模如此庞大,这其实已经是绿地控股降息降债后的成果了。

总债务规模不小,其中短债的规模也不容忽视。

据财报显示,绿地控股的短债金额合计为1233.27亿元,其中包括短期借款为229.18亿元;应付票据有302.9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有701.1亿元。

然而,其同期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有近495.15亿元,完全无法覆盖绿地控股的短债规模,且还存在738.12亿元的资金缺口。

值得一提的是,到一季度末,绿地控股一年内到期的美元债将有26.2亿,其中一笔6月25到期的5亿美元债已经宣布展期。

标普对此认为,由于绿地控股未来12个月仍面临大量离岸债务到期,规模合计约为24亿美元,以及绿地控股流动性异常疲弱,公司的偿债风险剧增,同时今年剩余时间内到期的高级票据的还款情况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短债无法覆盖,这表示在债务到期前绿地控股需要大量资金来应对,但在本就存在大量资金缺口的情况下,其经营性现金流入又走弱,无法为承压的短债提供支持,这无疑让绿地控股陷入更深的泥潭。

而今年下半年绿地将迎来偿债高峰期,为了应对,绿地控股只好不断买资产补血。

【不断出售资产补血,大股东下场援助】

面对巨额债务,绿地控股曾明确表示,将安排优质资产出售来偿债,计划3年内将售出2000亿资产。

而绿地集团本身也确实早就在不断出售资产补血。

5月16日,绿地发布公告表示,已将位于美国的绿地纽约太平洋公园项目的两栋公寓楼顺利出售,交易价格为3.15亿美元。同时,绿地纽约太平洋公园另一物业项目也将于近期完成交易,涉及资金为1.5亿美元。

去年末,绿地控股还与其股东进行交易。

当时绿地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分别与绿地控股的股东上海地产集团、上海城投的子公司达成交易协议,后两者分别出资15亿元购买绿地控股间接持有的上海星弘地产各30%股权。

除了不断出售资产筹集资金,其大股东上海格林兰投资也多次下场为绿地控股提供支持。

同样在5月份,绿地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格林兰将持有的16亿股绿地股票质押给了浦发银行,为绿地控股的银行融资提供质押担保,同时明确表示这笔钱将用以“支持公司生产经营”。

而就在一个月后,绿地控股再次发布公告表示,公司第一大股东格林兰新增质押股票4500万股,理由同样是“支持公司生产经营”。同时,绿地控股补充道,未来半年内格林兰质押的2.5亿股将到期。

在地产行业大环境下行,不少房企也纷纷暴雷的大背景下,有的房企企图弯道超车,有的为了自救不断变卖资产融资求生,而如今的绿地控股明显已经站在了悬崖边,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