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场和学校等逐步定为应急避难场所

据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11月11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加快推进韧城市建设的工作目标。

到2025年,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建成50个韧社区、韧街区或韧项目,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韧城市建设典型经验。

到2035年,韧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抗御重大灾害能力、适应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显著提升。

《意见》指出,要统筹拓展城市空间韧

(一)增强城市空间布局安全。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在城市空间布局上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风险。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应当避开灾害高风险区。重大危险源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洪涝、地质灾害易发区,并与周边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二)完善城市防灾空间格局。推动生态网络和防灾网络融合发展,以城市快速路、公园、绿地、河流、广场等为界划分防灾分区。发挥地下空间抗爆、抗震、防地面火灾、防毒等防灾特,构建地下空间主动防灾系统。

(三)保障疏散救援避难空间。整合应急避难空间资源,推进综合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立应急避难场所社会化储备机制,强化大型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战功能转换,建设战功能兼备的酒店型应急避难场所,预留相关功能接口,满足室内应急避难和疫情防控需求。到2035年,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力争达到2.1方米。

《意见》要求,有效强化城市工程韧

(一)提高建筑防灾安全能。全面排查房屋设施抗震能,推进现有不达标房屋设施抗震加固改造,同步做好建筑外立面及其附着物加固、拆除或降低高度等工作。加强高层建筑防火灭火设施建设,争取5年内消除存量高层建筑使用可燃外墙外保温材料导致的火灾隐患。

(二)提升城市生命线工程保障能力。统筹外调水源和战略保障水源,加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和地下水源保护,保障供水安全。

(三)加强灾害防御工程建设。逐步提升洪涝、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防御工程标准。深入排查、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风险隐患。

(四)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发挥生态空间的雨洪调蓄、自我净化作用,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提高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比重。强化蓄滞洪区建设,增强洪水调蓄能力。消除“断头管”现象,多维共治城市积水内涝。鼓励海绵城市技术应用,支持开展海绵型项目建设。到2035年,8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