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8.8% 北京经开区经济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以施耐德电气为代表的一批高精尖企业产值实现成倍增长,智飞绿竹新型病毒疫苗和工程疫苗产业化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北京亦庄创新发布获悉,北京经开区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34.8亿元,同比增长38.8%,比全市高28.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前列。与2019年同期相比,两年均增速12.8%。前三季度“七促”调度229个重大项目,其中70个项目签约落地。

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8.8%

随着施耐德电气数字产业示范园落成,施耐德电气中国软件研发中心及电子行业科创中心首次落户中国,加速聚集全球高端要素的同时,也将把中国智慧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

外资企业加码投资布局的背后,是看中了北京经开区的产业机遇和营商环境。“在北京经开区的支持下,施耐德电气数字产业示范园将有望建设成为创新开放、绿色可持续的数字化产业基地,为中国数字化建设和低碳发展添砖加瓦。”施耐德电气中国区总裁尹正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施耐德产值实现成倍增长。

疫情之下,经开区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经开区第二产业增加值1360亿元,同比增长53.6%,两年均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574.8亿元,同比增长12.6%,两年均增长9%。从主要行业看,占比最高的工业完成增加值1320.4亿元,同比增长53.8%,两年均增长14.7%;流通领域继续复苏,批发和零售业同比增长11.7%。此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增速也明显高于全市均水

固定投资提前完成市级任务

北京经开区主导产业接连表现出上扬的曲线。数据显示,1-9月,亦庄新城完成工业总产值4559.9亿元,同比增长30.1%。其中,经开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243.6亿元,同比增长32%,两年均增长17.7%。四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37.4亿元,同比增长33.0%,占经开区工业总量的95.1%。

特别是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前三季度完成产值1413.9亿元,同比增长2.1倍,剔除疫苗因素增长10.5%,除北生研外,泰德制药、瓦里安医疗、百普赛斯生物、金豪制药等12家企业产值增速均超过50%;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完成产值796.7亿元,同比增长26.8%,小米电子、中芯北方、北方华创、威讯等四家企业同比增速均在30%以上,合计对该行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6.2%,带动作用明显。此外,新的一批重大项目也已经“在路上”。据介绍,亦庄新城1-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1%,两年均增长40.4%,亦庄新城固定资产投资已完成市级进度100.3%,完成全年区级任务目标值93%,超过年度投资任务进度目标。“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产业项目是重中之重,将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解读,今年1-9月,亦庄新城建安投资同比增长41.7%,两年均增长14.9%,已完成市级目标进度74.4%,完成全年区级任务目标值71.5%。

提速重大项目冲刺四季度

入冬之际,北京经开区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现场依然火热。路南区N16M2地块,挖掘机、打桩机等不同种类建设机械忙碌施工,智飞绿竹疫苗产业化基地正在建设。“得益于北京经开区推进重大项目进度的‘七促’机制,让我们新项目从签约到摘牌再到开工加速前进。”智飞绿竹公司有关负责人坦言,在新型病毒疫苗和工程疫苗产业化基地推进建设过程中,北京经开区为他们安排的“服务管家”全流程参与其中,主动问需解难,对接多部门解决了各个阶段遇到的难题。

“七促”工作机制,是北京经开区推进重大项目为企业提供主动式、全发展周期的服务,从企业项目签约入区开始,营商合作局各处室干部担任项目“服务管家”,从签约、摘牌到开工、竣工、投产、达产、技改,全流程服务促进。智飞绿竹新型病毒疫苗和工程疫苗产业化基地只是北京经开区前三季度“七促”工作机制推进的其中一个重大项目。

据统计,前三季度“七促”工作机制共调度229个重大项目。其中,70个项目已签约落地,项目总投资达932亿元;12个项目已摘牌;智飞绿竹、京东中央研究院等15个项目已开工;神州细胞、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等5个项目已竣工;华卓精科、清大国华等5个项目已投产。

随着“七促”工作机制调度推进一批又一批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各产业领域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环境也持续升级。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经开区将聚焦全年经济社会主要指标任务,在全面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落实好经济运行双周调度,“七促项目”单周调度机制,做好土地、手续、资金、政策等保障工作,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完成2021年亦庄新城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以上、核心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以上的年度经济目标。

(记者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