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依托中职学校培养“三农”后备人才

“来到社区后,不仅有党支部书记带我摸排社区情况、开群众会、参与实践锻炼,还有定期的培训班授课,以及分管领导的传帮带。”正随社区干部走村入户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的桐梓县娄山关街道西湖社区后备人才杜瑞雄对记者说。

遵义市在实施“双培养”工程背景下,创新在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乡村振兴村级后备力量,按照“前置选调、入学跟培、跟岗学、跟踪管理”的思路,打好选、育、护、用“组合拳”,初步形成了依托中职学校充实村级后备力量的培养体系,这支青年后备力量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聚焦“从哪里选”“选哪种人”“要怎么选”等关键点,遵义市从严择优选取培养对象。

“分为海选、筛选、优选三个阶段,整个过程非常严格。”遵义市委组织部二科科长杨宗贵介绍,紧盯“潜力股”,拓宽渠道在“返乡型”“能人型”“在职型”三类人员中海选;参照村干部任职条件,按照以政治标准为首要标准,年龄、学历、专业等为第一条件,个人意愿、组织评价、群众口碑等为关键要求的审核方式,进行全面筛选;坚持程序规范、优中选优、好中选好原则选取培养对象。

经过严格选拔,2875名青年人才从各中等职业学校脱颖而出。

遵义各地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培训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人才培养,为乡村青年后备人才的成长蓄势集能。

“通过思想淬炼塑魂、专业训练提能、实践锻炼增才等相结合,实行全方位育人。”播州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副书记杨金介绍,学校乡村振兴班开设了思想政治、乡村振兴、综合素质三大板块共12门课程,建设了蔬菜、食用菌、花卉、草莓等乡村振兴实训基地。此外,为了让学生熟悉村支两委运作模式,学校还模拟建设了“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实训基地。

科学设置课程的同时,余庆县立足本地实际和优势,开发《办公综合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食用菌栽培技术》等课程。先后建立食用菌、电子电工等校内实训基地;绿通公司果蔬基地、余庆供销电商基地等校外实训基地,以及白泥镇满溪红金橘栽培技术培训基地、大乌江食用菌培训基地等乡镇实训基地,让学生参加教学实践,快速成长。

遵义各地坚持“能进能出、动态调整”,通过定人联系帮带、定项考核测评、定档动态管理、强化日常跟踪培养管理等,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主动和创造,坚持“后续储备一批、换届使用一批、创业引导一批”思路,为村级后备人才建立健全双向选择清单,积极探索制定相关激励措施,畅通人才成长通道。

水县在现有民选村干部中新增编制100名用于学员就业,经严格“笔试面试、联审联查、组织研判”等程序,将150名表现优异者在换届中优先推荐为村(社区)“两委”后备人选。

赤水市根据学员个人特长,结合农村职业经理人选聘机制,优选25名农村职业经理人,专职承担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56个。(记者 卢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