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德清数字赋能引领智慧治水 鼓励群众广泛参与治水

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街道朱家村村民陈福亮日前像往常一样,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打开手机,查看公众护水台APP,然后根据上面发布的任务,出门巡查附河道的水质情况。

“2018年以来,陈福亮已巡河2700多次,均每天二至三次,是全县民间‘河长’中的佼佼者。”德清县“五水共治”办工作人员嵇金松告诉记者,目前公众护水台注册人数累计已突破6.5万人,活跃度保持在60%以上,民间力量成为治水工作源源不竭的动力。

今年以来,德清县集成“河长”制台、公众护水台、水行德清、河湖健康体检等系统,整合升级为水环境管理“一张图”2.0版,采取“绿、橙、红”三色标识,建立河道健康状况动态智能反应机制。同时,设立“公众护水基金”,以生态绿方式奖励护水突出个人,并与银行合作,设立护水产品生态绿贷,以此增强全民共治、共护、共享的绿色概念。

据介绍,民间“河长”每一次巡河,最高可得20个生态绿,而每个镇(街道)治水办均设有生态绿兑换站,每百分可兑换价值10元的大米、食油、牙膏、香皂、毛巾等商品。

在钟管镇蠡山村,4.1公里长、220亩的蠡山漾以前是远闻名的“黑臭河”,如今县水利局等部门已将蠡山漾打造成全国首条国家级示范河湖。居住在漾边的村民张燕琴告诉记者,她以前是养猪大户,现在是一名农家乐负责人。前年,她通过公众护水台,成为一名民间“河长”,空余时就抢单巡河得绿

除了搭建公众护水台,鼓励群众广泛参与治水,下渚湖街道沿河村还率先建立了村级“河(湖)长”工作站,设立“智慧河长”。年来,德清充分依托地理信息产业优势,运用遥感、GPS、互联网、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对全县1211条河道开展分类分级全覆盖巡查,形成“治水一张图”大数据,搭建起“水陆空”智能一体化的“智慧河长”体系,掌握水情动态,快速反馈问题,推动长效管理。

德清县“五水共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依托大数据台建立日常监测机制,对公众护水台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上报、处置、反馈流程的闭环。同时扩大生态绿适用范围,完善“公众护水基金”自身造血功能,推动“水陆空”一体化智能管理体系,还群众一个风景如画的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