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城乡环境保障的美丽乡村建设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是第一批国列贫困县和甘肃省58个特困片区县之一。“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屋旁臭水沟、垃圾粪便柴草满地堆”曾是当地群众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总体印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康县把改善城乡环境特别是农村环境作为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载体,探索以人居环境改善为重点、美丽乡村为标准、多元生态产业发展为支撑、乡风文明为支点、基层组织为保障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实现循序推进“三部曲”:从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管理经营美丽乡村到打造不要门票的全域生态旅游大景区,2019年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抓落实。康县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把全县作为生态旅游大景区来规划,不搞千村一面、不搞“一个模板套到底”,坚持乡村原生态保护理念,不砍树、不埋泉、不毁草、不挪石,不大拆大建,依山就势、因地制宜,改善通行和居住环境,保护原有农村风貌。坚守工作重心不动摇,每年以县委文件安排部署农业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通过9年多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真抓实干,全县350个行政村1641个自然村中97.2%的村社建成美丽乡村,2020年实现全覆盖,1镇12村被评选为中国最美村镇。先后荣获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2019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地方等20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2019年11月被农业农村部、甘肃省确定为“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举办地。

改善人居环境,全域建设美丽乡村。康县顺应群众对农村工作的新期盼,着眼从根本上改善路、水、电、房、上学、就医等条件,改革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和“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整合机制,整合各部门分散下达的各类涉农项目资金22亿多元,撬动群众筹资65.4亿多元,完成“三改一建”4.6万户25万间,硬化路通社通户,配套建设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厕所3.1万多户,拆除危旧房、圈厕6万多座,文化广场、村史馆、图书室。

聚焦农民增收,发展富民多元产业。康县把“农村美”和“农民富”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培育壮大多元富民产业,经过多年努力,全县发展核桃、花椒、茶叶等特色农林产业110多万亩,年培育食用菌1000万袋,年加工茶叶770吨,年养蜂10万箱产蜜440余吨。依托美丽乡村,建成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村景区和7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一个整县不要门票的生态旅游大景区已初步建成。花桥、何家庄、朱家沟、凤凰谷、大水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成为改善人居环境、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的样板。随着环境的改善、产业的发展,近年6000多名长期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农村繁荣发展。

发挥群众主体,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康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采取“政府搭台、群众唱戏”,比如,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由政府和帮建单位建设,入户巷道和庭院硬化等工程,采取财政奖补、分户实施,有效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坚持建管并重,制定《村规民约》等长效管理制度,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开展“一日五问”“六争六评”等文明创建评比活动。2015年至2017年连续3年参加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

加强党的领导,凝聚高效落实合力。康县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部门配合抓、乡村具体抓的落实机制,坚持在美丽乡村建设一线培养、锻炼、发现、使用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全力锻造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干部队伍和建设有规划、落实有队伍、办事有资金、工作有干劲的基层组织,培养造就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队伍,党员干部有了成就感,群众有了获得感。

回顾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县领导班子深切体会到:强化政治担当、坚守为民情怀是前提;制定科学规划、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抓落实是根本;打造宜居环境、改善发展条件是基础;发展富民产业、增加群众收入是重点;坚持依靠群众、尊重主体地位是关键;加强党的领导、建强班子育好干部是保障。

关键词: 乡村 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