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动态:三季报营收净利润双增,华东医药走出集采阴影了吗?

凭借医美业务,华东医药业绩似乎走出了集采的阴影,并重新获得基金机构的青睐。

三季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华东医药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78.6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01亿元,同比增长7.9%。

此外,三季报还显示中欧医疗、工银瑞信等公募机构在加仓华东医药,其中,葛兰旗下两只基金进入了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大幅增持,持股数量上升至4527.19万股,持股比例2.59%,成为第四大股东,“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以887.16万股持仓位列第八大股东。


(资料图片)

显然,以中欧医疗为代表的部分公募基金对华东医药的前景十分乐观,不过从目前来看,现在乐观或为时过早。

并购整合效益存疑巨额商誉悬顶

自2018年以来,受到集采失标、医保谈判等影响,华东医药传统仿制药板块承压。

2020年和2021年,华东医药业绩接连下滑,这两年营收增速分别为-4.97%、2.61%,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24%和-18.38%。而在此前华东医药2011-2019年净利润增速连续9年高于20%。

集采失标,业绩失速,股价缩水等一系列冲击让华东医药的白马光环黯然失色,但由此也开启了华东医药的并购转型之路。

首先被华东医药盯上的是当下火热的医美赛道,2018年全资收购了主打美容线、长效微球和玻尿酸的英国高端医美企业Sinclair公司,由此切入医美领域。随后又在2019年入股美国国际医美公司R2,2021年2月全资收购西班牙能量源型医美器械公司HighTech公司。

但华东医药并购的领域并不止于医美,2021年以来华东医药明显加快了对生物医药领域的布局。

2021年4月,华东医药出资4.88亿元收购道尔生物75%股权,当年10月与美国Ashvattha达成股权投资协议,获得8款产品在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独家许可。

2022年2月,华东医药与美国AKSOBiopharmaceutical达成独家战略合作,获得其在研的全球创新药AB002在亚太地区(除日本)独家临床开发和商业化权益;当月还获得Kiniksa公司两款自身免疫领域产品Arcalyst及Mavrilimumab,取得24个亚太国家和地区(不含日本)的独家开发、注册及商业化权益。

今年3月,华东医药投资德国HeidelbergPharmaAG公司,并且签署产品独家许可协议,获得四项ADC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同时享有该公司的ATAC技术平台。

由此华东医药构集齐了ADC、合成生物学、医美、创新药、工业微生物、医疗器械、中药等七大热门业务板块,但是华东医药看似完美的业务布局其实并不性感。

华东医药的大部分营收依然来源医药商业板块,但医药商业板块利润贡献微薄,占比还不足两成。2022年上半年该项业务营收为122.28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67.19%,但利润占比仅为15.78%。

意味着华东医药近几年的频繁的收并购所带来的短期内经济效益并不明显,而这些收购却让华东医药账面上的商誉暴增。数据显示,2017年华东医药的商誉仅为4294.8万元,而到2022年三季度这一数据已增长至24.79亿元。

医美业务竞争激烈以买代研充满风险

华东医药今年前三季度取得营收净利润双增的成绩,医美板块功不可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医美板块为华东医药贡献了13.7亿元收入,按可比口径(剔除华东宁波)同比增加了113.7%。

但华东医药对医美板块的布局采取以买代研的策略,以买代研虽然可以快速完成对相关的业务布局,但这一策略存在明显的弊端就是对子公司控制权的缺失,这也是导致华东宁波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

2013年,华东宁波拿下了韩国伊婉玻尿酸中国市场代理权,彼时华东医药持有华东宁波51%股权,其余少数股东持股49%。后来,华东宁波还取得韩国Jetema公司的A型肉毒素产品的国内独家代理权,也就是所谓的“瘦脸针”。

得益于华东宁波伊婉玻尿酸和A型肉毒素,华东医药在2018年和2019年成为国内玻尿酸销售规模最大的公司。

2019年12月,华东医药想收购华东宁波剩余股权,结果双方因收购未能达成一致陷入“内讧”。据华东宁波提供的信息,2019年12月26日,双方已就对价收购达成了意向,但2020年5月,华东医药方面突然反悔,单方停止股权收购。

最终华东宁波在2022年3月15日宣告清算,这起纠纷对华东医药的业绩影响不小。在剔除华东宁波贡献的收入后,华东医药2020年的医美板块收入从9.43亿元直接变为4.49亿元。

此外,华东医药还因华东宁波的清算丢失伊婉玻尿酸以及Jetema的独家代理权,而目前并未有相关产品布局,至于其他的光电仪器、胶原蛋白刺激剂、埋植线等领域,市面上竞争对手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难形成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