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冬残奥冠军代表分享“中国青年冬奥精神”

原标题:“迎难而上 心怀祖国”(引题)

北京冬奥、冬残奥冠军代表分享“中国青年冬奥精神”(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元浩 13日下午,3位北京冬奥会冠军武大靖、高亭宇、韩聪,3位北京冬残奥会冠军杨洪琼、闫卓、陈建新,以及中国轮椅冰壶队教练员代表茹霞在京参加中国青年冬奥精神分享会,向全国青少年传递“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再次诠释“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

中国青年冬奥精神分享会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作为指导单位,中国青年报社主办,安踏体育用品集团进行战略支持,分享会旨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延续“冬奥热潮”,进一步激发全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体育健身运动热情,学习弘扬追求卓越、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断超越自我,生动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无论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赛场上的卓越表现,还是训练场上的艰苦奋斗,中国运动员都完美展现出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

“作为一名运动员,‘迎难而上’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我们的训练、比赛之中。我想告诉青年朋友们,没有经历和感受过‘迎难而上’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中国短道速滑队运动员武大靖说:“作为一名中国运动员,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的最强大力量来自祖国,我们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就是祖国在心中、为国争光。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位当代中国青年,都是建设祖国的一份子,每个人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为国家、为社会贡献的力量不同,但是拳拳赤子心是相同的。”

“这四年的备战过程中,我和小隋面对了太多的困难。感谢我们自己的坚持,也感谢来自队伍的支持,一直激励着我们,到2月19日,我们所有的努力在夺冠时刻来临的时候都变成了值得。”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韩聪说:“2月19日晚,我和小隋作为双人滑最后一组选手临上场的那一刻,我记得当时小隋紧紧攥着我的手说,我们第一次拿到世界冠军的时候,就是滑的‘金桥’这套节目,我们在最后一个上场的时候,总是能创造出无数的奇迹。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神是那样的坚定,我的眼泪就在眼眶转悠,我突然间就被这种能量所感动,浑身的力量似乎都被激发出来。”

“我的18岁成为人生至暗时刻,一切均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被摧毁。”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冠军陈建新说:“体育为我开启了一扇希望之门。2013年,在延庆区残联的帮助下,我来到了北京市残联体育培训中心,开始练习击剑,一年后转到了轮椅冰壶项目。我们的力量是中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力量。回首走过的路,我体验过健全人的生活,也体验过残疾人的生活,更体验过残疾人运动员的生活。在未来的日子里,除了争取赢得更多赛场上的金牌之外,我更希望拿到人生的金牌,娶妻生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陈建新的队友闫卓,也在这种痛苦的磨砺中脱颖而出:“我的想象中,轮椅冰壶项目并不是很难,可一上手才发现,它不仅考验运动员的智慧,更对体能有极高要求,尤其是上肢力量。为了弥补短板,我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冰上训练和体能训练。我是最后一个入队的新兵,别的队友大多数都有多年的训练经验,我是真着急。为了尽快追上队友的进度,不拖后腿,我每天只喝很少的水来减少上厕所的次数,甚至憋尿坚持训练,长此以往,我出现了严重的肾积水,需要手术治疗,但手术后一周,回到轮椅上了,我立刻出现在训练场,因为心里真的放不下。”

冬奥冠军和冬残奥冠军们用朴素的语言,在分享会上不断让现场听众和收看直播的观众感受他们的赤诚之心。

“上周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我十分荣幸地作为冬残奥会体育代表团代表发言,在发言席上,我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代表所有参加冬残奥会的运动员,虽然我们有着不同的故事,但都受益于相同的时代。”在北京冬残奥会上,获得残奥越野滑雪女子坐姿组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3个项目冠军,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被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的杨洪琼说:“我因体育变得更加开朗和坚韧,我在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发自内心地振臂高呼‘祖国万岁’,能在家门口为国争光,我的骄傲和自豪需要让全世界知道。”

迎难而上、为国争光,始终是中国体育健儿完成“超越”的精神支柱。

“虽然我实现了速度滑冰男子项目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但是我想说,这个成绩属于祖国,没有祖国给我们的保障,没有祖国给予我们强有力的支持,我不可能拿到这个冠军,所以我在赛后说,这枚金牌献给我的祖国。在此,我也想告诉所有的青年朋友们,作为一名当代中国青年,我们的奋斗和努力,一定不是只为个人的,个人的理想永远是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速度滑冰运动员高亭宇说。

关键词: 冬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