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风小了就能开赛!这位“天气女孩”的气象预报服务很专业

提到冬奥会期间的气象预报服务,延庆赛区高山滑雪主裁判马库斯·瓦尔德纳赞不绝口:“预报非常专业,非常棒!我们叫那位女士‘天气女孩’。我们以为风会大的时候,她说风会小,果然就小了,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这位“天气女孩”就是北京延庆赛区冬奥气象现场预报服务团队队长时少英。作为在赛事一线服务的气象预报员,她在与国际雪联的一次次磨合中,展示了中国气象保障团队的实力。“在我的身后,是冬奥气象保障团队24小时的轮值和会商,是前方与后方共同联动聚焦赛场,精准的预报服务离不开每一个团队成员的辛苦付出!”时少英说。

不是风小了就能开赛

虽然已经在延庆赛区经历了连续5年的预报训练,但第一次现场服务冬奥会这样的国际赛事,时少英还是很紧张。

2月6日的男子滑降比赛,因为风的关系,比赛一再推迟,可最后还是延期至7日了。“当天场馆风速整体都降下来了,但仲裁们在赛道各关键点位实地体验赛道情况时,感觉阵风明显。”最开始的时候,时少英有些不解。

原来,在这场赛事中,并不是说风速小就行,还得关注风速的脉动大小。“在赛道上有‘呼’的一下的阵风,前一位运动员可能觉得风很大,但到下一位又感觉没风了,这对运动员来说不太公。”时少英表示,这样的调整让她快速注意到服务的关注点,充分理解了冬奥会参赛的都是各国的顶级运动员,彼此实力差距很小,当风速小的时候,就得考虑风的脉动变化大小,以保证比赛的公

“我本以为风速降下来就可以正常比赛,但其实不然,赛事裁判委员会一直跟我说‘calm(静)’。”时少英天天盼着稳天气的出现,因为这种天气才最有利于比赛。

比赛窗口期只有不到两个小时

天有不测风云,尤其是在地形复杂的海陀山。2月15日的女子滑降比赛,就碰上了难题。

刚下过雪的北京,刮起了北风。虽然到了15日风力有所减弱,但对比赛来说还是有扰动。“当时很焦虑,仲裁提前检查赛道以后,一直问我们当前风速以及风速变化趋势。”根据赛道上仲裁实地体验和预报趋势,比赛推迟了半个小时。

时少英当时特别着急,因为她知道,在这种天气下,海陀山在中午前后是要起风的,如果不能抓住窗口期进行比赛,15日当天无法完赛,调整的空间就很小了,会影响整体的赛事安排。

经过和同事们紧张的分析、研判,时少英确定,在13时之前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风速最小,当天也只有这不到两个小时的窗口期。

比赛在11时30分准时开始。直到最后一刻,时少英都处于紧绷的状态,“如果对风速研判不准确,错过了比赛窗口期,那我在内心里是无法接受这个结果的。”

比赛刚结束就山风四起

让人“惊心动魄”的天气状况隔三差五地出现。冬奥收官战、本应在2月19日举行的高山滑雪混合团体赛因为连日的大风天气延期到了20日,即冬奥会赛期的最后一天。可偏偏这一天,风还是不消停,怎么办?如果再次因为天气原因不能开赛,就无法在闭幕之前完赛。

2月19日11时和15时延庆赛区连续聚焦团体赛道风速预报;22时由中央气象台、北京市气象局、延庆赛区预报服务中心、高山现场服务等四方预报员共同加密会商第二天(20日)早晨至上午高山团体赛道的风速。

关键时刻,预报员们顶住压力,基于气象监测系统、场馆精细预报模式产品和大数据研判,达成一致预报意见:20日早晨至上午整体风速小,但中午风速明显加大;早晨天气更稳定,脉动小些。

2月20日上午8时,仲裁们检查完赛道,再次询问时少英风速是否有变化。“当时问我9点之后风速是否会快速上升,用的是rapidly(急速地)这个词,我很肯定地回答不会,并用了slowly(缓慢地),缓慢上升。”时少英说,延庆山区被积雪覆盖,太阳出来后气温不会升那么快,温度差异比较小,风速上升慢;但11时之后风速会明显加大。“当时就特别着急,希望比赛时间快些,风晚点加大。”

这一天,时少英和预报员们成了“神算子”。比赛刚刚结束还没来得及颁奖,就在当天11时前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突然山风四起,雪花和冰晶漫天飞舞。而在气象办公室里,是一片欢呼雀跃,赛场也到处是祝贺的声音。“所有项目顺利完赛,咱们冬奥高山气象服务总算圆满完成了!”时少英热泪盈眶。

经过5年实地预报训练,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气象服务团队顶住压力,他们成功在冬奥会赛期应对两次大风和两次降雪天气,高山滑雪全部11项比赛有7个因为天气原因调整了比赛日程。

短短的16天赛期,经历了无数个“惊心动魄”的时刻。“非常难忘,也是宝贵的预报‘财富’,很受用!”时少英说。

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了,但北京延庆赛区冬奥气象现场预报服务团队的预报员们并没有时间休息,他们赶紧总结预报经验,迎战马上到来的冬残奥会,力求将精准的预报服务继续保持。(记者 骆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