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大众冰雪北京公开赛冰蹴球比赛在地坛体育场举行
三九不觉寒,暖阳球场见。今天上午,在北京地坛体育场的一块块冰蹴球场地上,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冰蹴球运动项目爱好者同场竞技,让传承了300多年历史的这项运动散发着新的活力,也践行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由北京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主办,市民族传统体协、东城区民宗办、东城区体育局承办的第七届大众冰雪北京公开赛冰蹴球比赛在地坛体育场举行。
青年湖小学的孩子们展示由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与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联合创编的现代冰雪校园民族健身操。
冰蹴球是一项源于北京本地的民族体育冰雪项目。“蹋鞠场中浪荡争,一时捷足趁坚冰。铁球多似皮球踢,何不金丸逐九陵。”这是出自清代的《百戏竹枝词》中的描写。而其所描绘的就是一项源于老北京的民族体育冰雪项目——冰蹴球。
冰蹴球,资料显示其有3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项具有浓厚北京历史特色的民族体育冰雪项目。2014年,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开始对冰蹴球项目进行挖掘、整理。之后得到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民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冰蹴球项目开始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
现在的冰蹴球玩法很简单,其规则与冰壶类似,不过只能用脚踢。在冰面上画出长12米,宽2米的比赛场地,两端为双方队伍的发球区,中间圆圈是得分区,场地两边还画有蓝色的发球限制线,发球最远不能越过对面的限制线。比赛时,双方将球发向场地圆心,同时通过撞击和阻挡的方式,来达到让本方球占领圆心的目的。此外,发球出界也会让对方得分。在双方分别发出5个球后,距离圆心最近的一方获得分数,另一方不得分。冰蹴球每场设10局比赛,以累计得分来决定胜负。
现在的冰蹴球由金属底座和塑料面组成,撞击瞬间击打铿锵有力。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北京市进一步加强了冰蹴球的普及推广工作,随着北京市各级冰雪活动的开展,冰蹴球运动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如今冰蹴球已经覆盖北京全市各区,参与人数达到数万人次。而且随着仿真冰的发展,冰蹴球项目更是得到了突破,现在冰蹴球不仅冬天可以玩,夏天同样可以利用仿真冰进行项目的开展。
现场裁判严格执法,每局结束邀请双方队长监督记分。
在第七届大众冰雪北京公开赛冰蹴球比赛现场随处可见的冬奥元素烘托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临近的喜悦氛围。赛场上,来自全市的32支队伍、200余名冰蹴球项目爱好者同场竞技,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切磋交流、团结协作、融合情谊,在蹴踏起落间、滑行撞击中、欢呼雀跃时,加深了对冰蹴球项目的理解,切身体验着民族传统冰雪运动的积淀与传承。(记者 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