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抢“鲜”一步 领“鲜”增收
东北网8月30日讯 八月的黑土地,满目翠色,此时大田作物多数仍处在生长后期阶段,为最后的丰产丰收进行冲刺,然而鲜食玉米这一品种却因特殊属性已抢“鲜”一步开始收获。一穗穗鲜食玉米正成为带动增收致富的“金棒棒”,让农户收获着甜甜的“味道”。
近几天,泰来县平洋镇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娴熟地穿梭在玉米地里进行采摘、搬运、装车。一穗穗浑圆的玉米颗粒饱满,拿在手上沉甸甸的,让在场的人们都是笑逐颜开。
“鲜食玉米关键是要保证水分充足、味道鲜美,还有最大限度的保留营养成分,我们全部采用人工采收,现在每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大约在20天内能够完成基地1200吨的鲜食玉米采收,之后还不耽误自家大田作物的收获。”泰来县平洋镇平洋村党支部书记邵武成介绍说。
(资料图片)
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平洋镇围绕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实施“党组织+企业+基地+农户+庭院+就业”方式,积极引进建设鲜食玉米生产加工企业,建设1300亩鲜食玉米生产基地,同时同步发展庭院经济种植鲜食玉米200亩,促进农户“领鲜”增收。
黑龙江祥羽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正是平洋镇引进主要从事鲜食玉米种植、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企业,进入鲜食玉米收获季,企业加工厂也是拉满负荷,组织当地100余名群众进场务工,开足马力对玉米剥叶、洗蒸和锁鲜处理。从采收到完成加工只需要3个小时,玉米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得以充分保留,无论是口感和营养都达到了最佳。
“从落户到现在,我们企业的发展算相当不错的,现在日可加工鲜食玉米9万穗,年加工量300万穗,并能提供80个固定就业岗位、130个阶段性就业岗位。”祥羽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经理段文军还表示,近年来鲜食玉米越发受到市场青睐,加之以穗计算的方式,效益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当地政府以加工企业为引领开拓乡村振兴新项目,建立种植+采收+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闭环链条,真正让他们企业受了益,同时也形成了农户种植增收、村民就业增收的共赢局面。
与平洋镇鲜食玉米丰收的场景类似,在北大荒集团依安农场有限公司,当前也是一手抓收割、一手抓加工,让鲜食玉米快速锁“鲜”、抢“鲜”上市。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依安农场有限公司积极发挥地域优势,依托农业特色资源发展鲜食玉米种植产业,引进创办“依然香”鲜食玉米加工项目,采取“龙头+基地+种植户”的种、加、销一体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并在种植过程中,全程严把播种、中耕、管理标准,在玉米生长关键环节提供技术指导,以此保证最高品质。
依安农场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人员黄鑫介绍说,他们今年种植的鲜食玉米有万糯2000,绿糯619以及金糯262多个品种,相较普通玉米具有甜、糯、嫩、香的特点,并在生长过程中施用富硒肥料,增加营养成分。
伴随着一穗穗鲜食玉米的收获,加工生产线也开始忙碌起来。“我们加工厂现在日加工鲜食玉米大概3万余穗,为保证玉米口感香甜,营养不流失,玉米从基地收获到加工厂运输仅需要30分钟,从加工到封袋再到蒸煮仅需两个小时,真正实现了‘三小时锁鲜’的独特工艺。”依然香鲜食玉米加工厂负责人张正芝说道。
保证了鲜食玉米“种得好”后,有着加工加持的鲜食玉米更要实现“卖得好”。为此,依安农场有限公司还组建了营销先锋智囊团,不断创新营销渠道和带货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依托抖音直播带货、拼多多、社区等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同时与北京和雅堂集团有限公司和福海华康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农食品集团以及省内外100多家超市和经销商达成合作意向,推动鲜食玉米产业健康发展。随着消费群体对于食品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近年来鲜食玉米产业呈现出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且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凭借黄金玉米带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基础优势,如今鲜食玉米在鹤城大地上正呈现出规模壮大、链条延长之趋势,未来也必将成为加速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速推动经济活力提升的新“鲜”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