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瓶”装上“新酒” 江西“老戏”乡音无改 曲调依旧

9月27日晚,共青城市泽泉乡长塘村柏叶洪村小组的戏台前座无虚席。由村民自发组成的西河戏“草台班子”,正在演出经典剧目《醉打金枝》,还有自编自导的压轴大戏《移风易俗树新风》。

“逢年过节,村里就会唱戏。为了让家家户户都有戏看,乡里大部分村小组都建了文化广场和戏台,我们过了‘戏瘾’,村民看戏也不用花钱。”长塘村脱贫户余火林是这场演出的组织者,日里一有空就和村里的戏迷一起研究戏本、琢磨唱功。戏越唱越好,捧场的人自然越来越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戏,流行于庐山市、德安、共青城一带的乡村,台词多为乡音俚语,唱的是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讲的是优秀传统文化,村民自己演,演给村民看。

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曲调和表演风格代代相传,戏文唱词也与时俱进,增添了许多新内容。这几年,为了进一步培育良好风尚,西河戏曲里编入了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等内容,“旧瓶”装上“新酒”,“老戏”乡音无改、曲调依旧,文化底蕴没有变味,新鲜有趣的内容让戏曲更加贴现代生活,村民十分喜爱。

“西河戏我们从小看到大,有很深的感情。这些最新的国家政策、优秀家风家训,用戏文唱出来,通俗易懂,让人倍感亲切。”正在看戏的村民余金华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和女儿都非常喜欢看戏,每每村里响起锣鼓,他们跑得比大人还快,都说要去抢占好位置,《移风易俗树新风》等新戏还被搬到了学校文艺表演中。

为充分发挥西河戏在倡导文明新风中的普及作用,每次排练新戏时,余火林等表演者会根据上一次演出的效果和观众的反馈,对唱词和表演进行修改。现在,他们正在尝试把发生在村民身边的孝老敬老、喜事简办等真实故事,改编成戏剧搬上舞台,将乡风文明唱进群众心坎里。同时,当地通过道德评议、红黑榜评选、移风易俗积分制、“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方式,大力开展家风家训、文明生活新风尚宣传,将移风易俗融入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中,营造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良好氛围,文明新风逐渐落地生根。

当晚的戏唱了整整3个小时。散场后,村民纷纷将长条凳搬到后台房间里摆放好,还不忘清扫干净身边的垃圾。夜风拂面,送来了文明之花的芳馨。(记者 周亚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