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信息:全员降薪、销量下滑,威马汽车过冬


(相关资料图)

文|金卫

编辑|德小强

威马汽车,冬天似乎真的来了。最近,威马汽车CEO发布内部信:上海全员工资打五到七折,取消年终奖等,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从高管降薪,到全员工资打折,威马汽车似乎正在遭遇严重的财务压力。至今年3月底,公司在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仅36.78亿元,公司急需融资补血。然而,新能源汽车竞争加剧,而威马的IPO进展不顺,在被科创板拒绝后、威马赴港股上市悬而未决,征战资本市场的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全员降薪计划11月21日,网上流出了一份威马汽车CEO沈晖发布的内部信,透露了威马正在执行的整体降薪计划。

内部信称为了应对资金压力,公司将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包括M4及以上级别管理者主动降薪,发放50%基本工资;其他员工发放70%基本工资,取消年终奖等奖金、暂停发放购车补贴等。威马汽车同时透露,威马汽车的供应链面临巨大挑战,原材料成本急剧上升,供货不及时等问题影响生产经营。有威马员工向媒体表示:“确实收到这封内部信。”今年10月,有消息传出,威马汽车副总以上高管主动降薪50%。最终的结果是,威马汽车降薪的范围不仅是高管,而且还伸向了普通员工。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威马汽车员工人数分别为2639名、2899名和3952名,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以2021年数据来看,公司半数员工在制造岗位,其次,研发人员占比28.9%,一般行政和销售人员占比均不到10%。财务数据上:2021年制造岗位员工薪酬总额2.01亿,占比3%。同期,销售人员的薪酬总额为1.55亿元、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2.74亿元。因此,降薪对缓解公司的财务压力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威马薪酬总额最多的为包含高管层在内的行政人员,2021年合计高达21.06亿元。其中,仅董事长兼CEO沈晖一人就高达12.62亿元,作为一个亏损企业的董事长,沈晖的高薪曾引发强烈争议。具体来看,2021年沈晖的薪资由薪金与受限制股份两部分组成,其中薪金200万左右,相比2020年增加40万左右,另一部分是是以受限制股份形式发放的部分,大约为12.59亿元,这部分在2020年是不存在的。有人解读,受限制股份对应的薪酬,只有在企业上市后沈晖才能真正收入囊中。随着事情发酵,沈晖发朋友圈解释称“不值得花时间解释。还是讲讲事实吧!”掉队的威马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上海,其官网定位为“智能汽车头号实力派”。相较于其他新势力,威马汽车发展模式略有不同。威马汽车创立之初,投入重金自建工厂,致使大量资金变成了固定资产。目前,威马汽车在浙江和湖北两地,拥有年产2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一直以来,威马汽车与蔚来、理想、小鹏并称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但相较于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的存在感偏低。

2019年,威马汽车曾有过短暂的辉煌,当年新能源的销量拿下造车新势力第二名,仅次于蔚来。也正是在2019年,威马汽车制定了一个大目标:第一步是希望成为造车新势力的第一名,“这个今年就能实现”;第二步是在近期内成为包括传统车企在内的所有中国新能源汽车中的第一名,第三步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跻身乘用车第一梯队。然而2020年,威马汽车遭遇多起自燃事件,对公司品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自燃事件发生后,威马汽车曾一度召回1000多辆隐患的电动车。从销量上看,这两年,威马汽车逐渐掉队同行,2021年,“蔚小理”的销量齐齐接近10万辆大关,而威马汽车则仅有4.4万辆。近日,据乘联会发布的2022年10月新能源销量数据,威马汽车销量只有1117辆,且并未进入前15名的名单中。今年前10个月,威马汽车几乎停滞不前,同期累计销量不足3万辆(2.9万辆)。在造车新势力中,尚未上市的哪吒汽车今年前三季度,以10.9万辆销售成绩,超越小鹏,位居榜首。威马和曾经同为“新势力四小龙”的“蔚小理”拉开了越来越大的距离,不仅被挤出了新造车第一梯队,连第二梯队的位置都很难有保障。在销量上落后,威马汽车的上市也远远落后。目前,“蔚小理”及零跑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已先后登陆资本市场,打通了融资通道,而威马汽车迟迟无法跨越资本市场这道门槛。迟迟未上市新能源是烧钱的行业,动辄几亿几十亿的投入,没有一点点的实力是难以支撑。事实上,资本对威马汽车的投入并不少。成立七年,威马汽车累计获得十几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350亿元,股东阵营包括腾讯、百度、李嘉诚、何鸿燊家族、红杉等巨头云集。2020年9月30日,威马汽车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创板IPO辅导备案,按规划,威马准备于2021年初在科创板上市,有望成为科创板新能源汽车的第一股。然而,2021年4月,威马汽车科创板上市计划终止。今年6月,威马控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冲刺港股,但半年多过去了,港股上市也没有新的消息。威马汽车在上述内部信中提到:资本市场十分低迷。今年9月29日,同赛道的零跑汽车在港交所正式上市,成为继“蔚小理”之后第四家成功上市的造车新势力,融资规模为60亿港元,发行价48港元,上市即破发,到现在股价仅18元,总市值为215亿港元。鉴于当前形势,威马汽车征战资本市场的前景也充满了不确定性。根据招股书披露:威马收入的收入由2019年的17.62亿增至2021年的47.43亿,但亏损严重,2019年-2021年,威马汽车经调整后亏损分别为40.4亿元、42.25亿元、53.6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136亿,平均卖出去一辆车要亏16万。与此同时,威马的毛利率也在下滑,其毛利率由2019年的58%降至2021年的41%。另外,威马汽车同期的研发费用分别为8.93亿元、9.92亿元和9.81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从50.7%降至20.7%。当下各大厂家加大研发投入,不惜亏本换市场,而威马的研发投入力度却在缩减。目前,新能源车企市场竞争越演越烈,一些传统车企发力,新能源行业的格局快速被改写。以比亚迪为例,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17.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两倍,雄踞全球第一。另外,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子品牌埃安、吉利旗下的极氪表现同样抢眼。目前,新能源汽车虽然处于高速增长期,但是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二三线车企来说,活下去才是当务之急。2020年底,沈晖发了一封“威马家书”,直言:“威马死过吗?我们当然没有死。威马活过来了吗?威马也远没有安全上岸。”上市悬而未决、大幅降薪、销量数据下滑,威马汽车的财务状况明显在持续恶化。对威马汽车来说,真正的挑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