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点评!杰锐思IPO:经营性现金流常“负”,被质疑创业板定位


(资料图片)

多重问题缠身,杰锐思IPO能顺利上岸吗?作者|胜马财经许可编辑|欧阳文胜马财经获悉,近日,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锐思”)披露了招股书,公司拟登陆创业板。此次IPO,杰锐思拟募资6.03亿元,将分别用于智能装备产业化建设项目、研发及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运营资金。不过,这家兄弟二人合计持股超8成的公司,不仅面临IPO前夕合作方突击入股的质疑,在“现金为王”的时代,经营性现金流经常性“负数”,并出现毛利率下滑趋势,同时还被监管层质疑创业板定位以及“存贷双高”趋势,均为公司的IPO之路蒙上一层阴影。

毛利率下滑趋势明显招股书显示,杰锐思成立于2010年,总部坐落于苏州吴中区,集团建筑面积达25000㎡,员工近35%为研发人员。公司业务涵盖半导体、新能源电池、消费电子、显示屏、摄像头、光伏等领域,长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测试、精密装配、全自动生产线、智能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杰锐思表示,针对不同行业需求,整合运动控制、影像处理、镭射量测、机械手、精密贴装和精密压合等技术,配合软件系统开发为客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此外,杰锐思的主要客户包括苹果、欣旺达、立讯精密、三一集团、威世、比亚迪、捷普、富士康、舜宇等。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1-6月,杰锐思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9677.18万元、43408.88万元、55686.57万元和18881万元,其中2020年和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46.27%和28.28%;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39.14万元、3211.36万元、6248.30万元和1011.57万元,其中2020年和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5.67%和94.57%。作为一家高速成长的公司,深交所却首先对其创业板定位进行了“灵魂拷问”,在首轮问询中,深交所要求杰锐思分析说明成长性特征是否来源于核心技术或产品,创新能力是否能够支撑成长性,并详细说明成长性情况是否可持续,以及详细说明拥有和应用的技术及其先进性,是否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对此,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100.00%、79.72%、99.31%及100.00%,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保持较高水平,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呈增长趋势。同时,公司已进入各业务领域主要知名客户的供应商体系。

不过,作为对比,从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杰锐思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5.36%、42.85%、39.07%和37.07%,下滑趋势明显。对此,杰锐思解释称,公司以3C业务为基础,积极切入具有市场前景的新领域,不过市场开拓阶段的新产品综合成本较高。

具备“存贷双高”趋势在首轮问询中,现金流成为深交所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009.79万元、3592.41万元、-5466.24万元和305.98万元。同时,报告期各期,杰锐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差额分别为-7048.93万元、381.05万元、-11714.53万元和-705.58万元。对此,深交所要求杰锐思结合行业特点、销售模式、信用政策等,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原因以及对发行人经营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差异情况及差异原因。杰锐思回应称,2019、2021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009.79万元和-5466.24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低于净利润较多,主要系公司当期下半年收入确认较多,受货款期末仍处于信用期内暂未回款等因素影响,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增加较多,使得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和现金流紧密相关,一度让市场恐慌的“存贷双高”现象,同样在杰锐思身上有一定趋势。深交所就明确指出,报告期各期末,杰锐思货币资金分别为4952.70万元、11964.66万元和12882.06万元;短期借款分别为5007.12万元、5540.23万元和10003.67万元,并要求公司说明2021年货币资金余额增长而短期借款增加的原因。众所周知,曾轰动一时的“康得新”,就因典型的“存贷双高”而被一直复盘——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康得新账面货币资金高达153.16亿元,手握巨额货币资金,2019年1月21日却无法兑现“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这仅仅5.22亿元本息,构成违约。而在因无法兑现本息收到法院财产保全文书后,才发现康得新及康得新光电西单支行账户的实际余额为0。而在康得新造假案之后,市场对于“存贷双高”现象极为敏感,杰锐思招股书显示,公司2021年货币资金余额同比稍微增长的同时,短期借款却几乎翻倍增长,自然引发监管层极大关注。

对此,杰锐思表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需偿还的大额负债主要系银行借款,其中短期借款余额10003.67万元,长期借款余额2484.50万元。而公司2021年末借款增加且货币资金也有小幅增加,一方面是公司在2022年1-6月内到期的银行贷款较多,为应对可能存在的临时性资金紧张,公司提前向银行借款;另一方面,公司为了保持业务持续的资金流动性,须保障未来将增加的营运资金需求。这一回复能否让监管层满意,下一轮问询中“存贷双高”话题是否依然会被重点提及,胜马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