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房企生死危局:正荣地产自救遇疫情,债务违约来袭
来源:闺蜜财经
•
2022-04-12 09:25:00
4月10日,正荣地产发公告自爆,因2042万美元利息未如期支付导致违约。
又一家千亿房企的危机摆在了台面上。
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60城松绑楼市。就在今天(4月11日),苏州开始放开二手房限售,由此前的5年改为3年。
正荣地产2021年长三角地区的销售额,苏州贡献了18.8%。如今放开二手房限售,正荣地产还能迎来转机吗?
01
首先来看目前的违约情况。
正荣地产的公告称,公司未于今年4月9日宽限期的最后一天之前完成2020年5月票据及2021年6月票据的合计2042万美元的利息支付,构成违约事件。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千亿房企生死危局:正荣地产自救遇疫情,债务违约来袭">
而更多坏消息也接踵而至。
据公告披露,正荣地产2020年9月票据、2020年6月票据及2020年1月票据宽限期最后一天分別为今年4月10日、4月14日及5月14日,预计无法在宽限期届满前支付利息。
这就意味着后续可能还将继续违约。
正荣地产的解释是,因上海受疫情影响,公司的部分运营被迫暂停,销售及资产处置的进度已推迟,以及房地产市场、金融等大环境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使得公司的流动资金出现周期性问题,导致其债务违约。
正荣地产说的这些原因并非仅仅是到期不还钱的借口。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千亿房企生死危局:正荣地产自救遇疫情,债务违约来袭">
2021年报显示,长三角地区的销售额占正荣地产全年销售额的半壁江山,占比达53.8%,其中主要集中在苏州、南京、合肥和上海等城市。
02
不过,正荣地产的危机并非单单因为这次疫情反复,而是早已埋下伏笔。
正荣地产是业界有名的大黑马,曾仅用5年时间,完成了销售额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
以正荣地产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例,2015、2016年分别高达684.75%和182.58%。
2018年1月,正荣地产抓住了上一轮房地产周期的尾巴,成功赴港上市,发行价为3.99港元。也是在这一年,其成功变身为了千亿房企。
2019年正荣地产开始明显降速,高速狂奔的后遗症叠加楼市调控和疫情影响,近两年尤为明显。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千亿房企生死危局:正荣地产自救遇疫情,债务违约来袭">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特此感谢!)
2021年半年报披露,正荣地产出售附属公司的收益高达8.53亿元,然而到年底,2021年报呈现的情况依然艰难。
2021年,正荣地产营收370亿元,同比增长2.4%;净利润11.9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6.4%。
关心楼市的蜜友们看到这个数据大概不会陌生。
曾经短短几年冲击千亿或快速全国扩张的房企,2021年的财报都很难看,增收不增利,增收净利率还腰斩的都不再罕见。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千亿房企生死危局:正荣地产自救遇疫情,债务违约来袭">
2021年报中,正荣地产也分析了陷入困境的原因。
比如,宏观方面受“房住不炒”、,“三条红线”等因素影响。
自身方面,正荣地产认为自己2021年前三季度抓住了多次融资窗口,合计约17.5亿美元等值绿色优先票据及13.2亿元的公司债券;同时,偿还及赎回合计约15.1亿美元等值优先票据及11亿元公司债券。
然而,2021年下半年融资环境趋紧,正荣地产尽管采取了加速销售及回款、减少土地开支、精简企业架构等措施,依然在资本市场上债务再融资困难,受限制现金比例进一步提高,现金流承压。
03
今年2月,市场传言正荣地产陷入债务危机,仅2月11日当天,正荣地产的股价就惨跌66%,沦为“仙股”。
而继昨天公告官宣暴雷后,截至4月11日收盘,正荣地产的股价跌去了12.5%。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千亿房企生死危局:正荣地产自救遇疫情,债务违约来袭">
本来今年3月底的业绩会上,正荣地产已表明今年暂缓拿地,不设任何销售目标,考虑出售一些资产回笼资金。
但疫情反复,导致情况更加严峻,千亿房企因2千多万美元利息导致违约。
3月底,评级机构惠誉下调正荣地产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至“RD”,加之如今的债务违约,正荣地产要想在资本市场再融资是难上加难。
尽管去年底到现在,各地纷纷释放利好消息,从贷款利率、首付比例调整到放宽限购限售,但受疫情反复等多种因素影响,市场的反响并不热烈,甚至一些城市几乎没什么反应。
对于陷入危局的房企们,找战投、积极处置资产回血,大概才是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
正荣地产也不例外。
几天前,正荣地产发布了今年3月未经审核经营数据。
今年1-3月,其实现合约销售额约为140.10亿元,同比下滑64.97%;合约销售建筑面积约为876628平米,同比大幅减少63.27%。
目前,想靠加速销售回款自救,对房企们来说不太现实。利好要从政策端传导到市场,还需时日。
好在正荣地产并未躺平,称拟不迟于今年5月31日支付上述票据各自的利息。
希望疫情早日得到控制,更多的普通人和公司们也能尽快走出困境。
又一家千亿房企的危机摆在了台面上。
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60城松绑楼市。就在今天(4月11日),苏州开始放开二手房限售,由此前的5年改为3年。
正荣地产2021年长三角地区的销售额,苏州贡献了18.8%。如今放开二手房限售,正荣地产还能迎来转机吗?
01
首先来看目前的违约情况。
正荣地产的公告称,公司未于今年4月9日宽限期的最后一天之前完成2020年5月票据及2021年6月票据的合计2042万美元的利息支付,构成违约事件。
而更多坏消息也接踵而至。
据公告披露,正荣地产2020年9月票据、2020年6月票据及2020年1月票据宽限期最后一天分別为今年4月10日、4月14日及5月14日,预计无法在宽限期届满前支付利息。
这就意味着后续可能还将继续违约。
正荣地产的解释是,因上海受疫情影响,公司的部分运营被迫暂停,销售及资产处置的进度已推迟,以及房地产市场、金融等大环境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使得公司的流动资金出现周期性问题,导致其债务违约。
正荣地产说的这些原因并非仅仅是到期不还钱的借口。
2021年报显示,长三角地区的销售额占正荣地产全年销售额的半壁江山,占比达53.8%,其中主要集中在苏州、南京、合肥和上海等城市。
02
不过,正荣地产的危机并非单单因为这次疫情反复,而是早已埋下伏笔。
正荣地产是业界有名的大黑马,曾仅用5年时间,完成了销售额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
以正荣地产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例,2015、2016年分别高达684.75%和182.58%。
2018年1月,正荣地产抓住了上一轮房地产周期的尾巴,成功赴港上市,发行价为3.99港元。也是在这一年,其成功变身为了千亿房企。
2019年正荣地产开始明显降速,高速狂奔的后遗症叠加楼市调控和疫情影响,近两年尤为明显。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特此感谢!)
2021年半年报披露,正荣地产出售附属公司的收益高达8.53亿元,然而到年底,2021年报呈现的情况依然艰难。
2021年,正荣地产营收370亿元,同比增长2.4%;净利润11.9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6.4%。
关心楼市的蜜友们看到这个数据大概不会陌生。
曾经短短几年冲击千亿或快速全国扩张的房企,2021年的财报都很难看,增收不增利,增收净利率还腰斩的都不再罕见。
2021年报中,正荣地产也分析了陷入困境的原因。
比如,宏观方面受“房住不炒”、,“三条红线”等因素影响。
自身方面,正荣地产认为自己2021年前三季度抓住了多次融资窗口,合计约17.5亿美元等值绿色优先票据及13.2亿元的公司债券;同时,偿还及赎回合计约15.1亿美元等值优先票据及11亿元公司债券。
然而,2021年下半年融资环境趋紧,正荣地产尽管采取了加速销售及回款、减少土地开支、精简企业架构等措施,依然在资本市场上债务再融资困难,受限制现金比例进一步提高,现金流承压。
03
今年2月,市场传言正荣地产陷入债务危机,仅2月11日当天,正荣地产的股价就惨跌66%,沦为“仙股”。
而继昨天公告官宣暴雷后,截至4月11日收盘,正荣地产的股价跌去了12.5%。
本来今年3月底的业绩会上,正荣地产已表明今年暂缓拿地,不设任何销售目标,考虑出售一些资产回笼资金。
但疫情反复,导致情况更加严峻,千亿房企因2千多万美元利息导致违约。
3月底,评级机构惠誉下调正荣地产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至“RD”,加之如今的债务违约,正荣地产要想在资本市场再融资是难上加难。
尽管去年底到现在,各地纷纷释放利好消息,从贷款利率、首付比例调整到放宽限购限售,但受疫情反复等多种因素影响,市场的反响并不热烈,甚至一些城市几乎没什么反应。
对于陷入危局的房企们,找战投、积极处置资产回血,大概才是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
正荣地产也不例外。
几天前,正荣地产发布了今年3月未经审核经营数据。
今年1-3月,其实现合约销售额约为140.10亿元,同比下滑64.97%;合约销售建筑面积约为876628平米,同比大幅减少63.27%。
目前,想靠加速销售回款自救,对房企们来说不太现实。利好要从政策端传导到市场,还需时日。
好在正荣地产并未躺平,称拟不迟于今年5月31日支付上述票据各自的利息。
希望疫情早日得到控制,更多的普通人和公司们也能尽快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