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连年亏损 君实生物身陷深雾

2022年3月31日,君实生物发布2021年财报,全年营业收入40.25亿元,同比增长152%,净利润亏损为7.21亿,同比去年增长56.8%。其PD-1抗体特瑞普利单抗的销售额同比锐减58.96%,仅有4.12亿元。

  君实生物成立于2012年,2015年在新三板正式挂牌,2018年登陆港股,2020年在科创板正式上市,成为首家“新三板+H股+科创板”的上市公司。而自2012成立以来,君实生物净利润处于连年亏损状态,2017-2020年,君实生物分别净亏损3.17亿、7.23亿、7.47亿、16.69亿元,亏损幅度逐年增加,处于“九年未盈利”的状态。

  “抗癌神药”PD-1发展受阻

  据财报披露,君实生物40.25亿元收入中大部分来自新冠中和抗体埃特司韦单抗的强势表现及对外许可的收入增长,其中新冠中和抗体JS016即获得收入22.29亿元。相比之下,PD-1抗体的销售额只有4.12亿元,较2020年的10.03亿元减少了近6亿元,这也是自拓益2018年年底获批以来年销售额最低的一年。

  作为国内首个获批的国产抗PD-1单抗,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自上市之后便广受关注。但在这三年间上市的国产PD-1抑制剂层出不穷,从2020年进入医保谈判,到2021年8月30日赛帕利单抗(GLS-010)获得上市批准,成为了第六款在获批中国市场销售的国产PD-1抑制剂,国内PD-1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

  根据2021称为国产PD-1”四大天王”的财报来看,君实生物已失去首发优势。

  信达生物的PD-1产品达伯舒2021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均超过7亿元,第三季度约8亿元,第四季度销售收入约9亿元,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

  恒瑞医药:于恒瑞医药2021年年报尚未公布,其销售业绩也暂未可知,但恒瑞医药在此前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财报称,卡瑞利珠单抗由于产品进院难、各地医保执行时间不一等诸多问题,销售收入呈现了环比负增长;

  百济神州:作为百济神州的主导产品之一,替雷利珠单抗在2021年贡献了2.551亿美元的销售收入,约合人民币16.21亿,相比较去年的11.2亿,同比增长超40%。

  除行业竞争激烈外,高额研发投入是拖累业绩的主要原因。2017-2020年,君实生物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2.75亿、5.38亿、9.46亿、17.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7%。而在2021年研发费用投入达20.69亿元,同比增长15.07%,占总营收的比例超过50%。君实生物在年报中评价PD-1的销售表现时称,2021年销量虽然有所提升,但未能实现“以价换量”,导致销售收入出现负增长。

  人事变更频繁丰富研发管线

  2021年是公司商业化团队较为动荡的一年,公司团队先后经历了几轮商业化负责人及内部营销人员的调整,并与外部合作方就特瑞普利单抗的推广合作进行共同探索和磨合。公开信息显示,自2021年至今的15个月内,段鑫、钱巍、褚楠这三位负责PD-1商业化的君实高管相继离职。君实生物表示:频繁的团队更迭导致队伍稳定性受到很大影响,团队执行力下降,市场活动不能稳定执行,市场活动有效性下降,客户合作信心受到很大影响。

  多条研发管线同时推进也是扩大市场空间的关键。对比艾瑞卡和达伯舒,君实生物的拓益仍以小适应症为主,且多用于二线以上或辅助治疗,市场较为受限。目前,君实生物的PD-1抗联合含铂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以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两项新适应症都已向国家药监局申报上市。

  同时,新冠特效药也为君实生物提供了重要驱动力。当下公司新冠药物矩阵丰富,VV116研发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