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润贝航空IPO 疫情下业绩承压 疑似隐瞒关联公司同业竞争事宜
来源:领航财经资讯
•
2022-04-07 13:38:33
自2020年兴起的新冠疫情,已蔓延至今。而疫情对国内航空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2021年,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合计亏损409.59亿元,亏损同比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一家为航空公司服务(主营民用航空油料、航空原材料和航空化学品等航材)的企业——润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贝航空)正寻求冲刺IPO。
然而,冲刺IPO的润贝航空面临的不仅是业绩承压的“窘境”,公司还踩雷了已经破产的海南航空,目前海航欠着润贝航空数千万的资金,有的已经拖欠了4年之久。
作为一家家族企业,此次发行前,润贝航空实控人刘俊锋、张奇志夫妇及儿子刘宇仑合计持有公司91.2421%的股份。而刘俊锋家族的颇为复杂,其刘俊锋的父亲刘正填、刘俊锋的舅舅、妹妹乃至刘俊锋兄弟的配偶李艳芬都曾帮其代持过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刘俊锋旗下还曾存在过多家公司,存在与润贝航空基本相同的业务。这其中,包括已注销的深圳市润贝航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贝航化)还包括,深圳市润贝航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材实业),后者疑似从事与润贝航空类似的业务。而润贝航空则称,后者只是一家租赁厂房的“空壳”企业。事实到底如何呢?
一家民企何以打入“垄断性”航空油料行业?
润贝航空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公司实控人为刘俊锋家族,后者持有公司超过91%的股权。尽管只是一家民营企业,润贝航空却曾涉足航空业,不仅打入国航、南航、东航三大国有航司,还进入中航工业、海航控股等航空企业的供应商体系。而润贝航空的供应商也不俗,包括埃克森美孚、3M公司等。
说实话,刘俊锋家族做的生意,都不是普通民企能做的。在这一行业,没有点背景是万万不可能的,仅是打入三大国有航司的供应商体系都很难。要知道润贝航空卖的是航空油料等,这基本都是三桶油或者中国航油的生意,属于垄断性行业。
更何况,润贝航空还和埃克森美孚搭上线,这种国外老牌oldmoney,只有在进入中国这种“比较难啃”的新兴市场,才会选择与本地“权贵”进行合作,往年一些“太子党”成员往往靠这个摇身一变成为国内顶级富豪,不过这几年在反腐高压下,有所收敛。再说,航空油料,埃克森美孚自己做不了么?国内前一个成功打入垄断性行业的是曾欲入股俄罗斯国家石油,今身陷囹圄的世界500强中国华信老板——叶简明。
实际上,从润贝航空的历史来看,基本就是一部代持史。根据招股书显示,2005年在国内腐败较严重的时候,比如周永康等这类“渣滓”大行其道,刘俊锋成立了润贝航空,起初其不敢自己持有股权,而是找来了他的舅舅孙五弟和妹妹刘培璇分别代持50%的股权。
而孙五弟是一个什么人呢?招股书称,孙五弟就是一个农民,常年居家务农且年迈。2011年,刘俊锋又找来他的父亲刘正填和兄弟,接替舅舅和妹妹来帮他代持股权,2013年,他兄弟代持的那部分股权又交给其兄弟的老婆李艳芬来代持。种种迹象表明,这并不是一家正常的公司,刘俊锋一直都试图隐身其后。
实际上,不仅仅针对润贝航空,刘俊锋采用的是这种操作,实际上,刘俊锋旗下润贝航化也基本是采用这种模式。直到2016年12月,刘俊锋的100%股权都是由刘正填和李艳芬来进行代持的。后来,或许出于解决同业竞争的问题,润贝航化100%股权被润贝航空收购,但很奇怪的是,润贝航化收购后不久,2018年2月便进行了注销。
疑似隐瞒关联公司同业竞争事宜
除了润贝航化外,刘俊锋还拥有10多家公司,这其中便包括润材实业(上海)有限公司。根据招股书显示,润材实业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厂房租赁的业务,公司出于亏损的状态。作为一个出租厂房的企业,也能亏损似乎并不符合常理。
实际上,根据天眼查显示,润材实业疑似从事与润贝航空,相似的业务。因为润材实业拥有两项许可证,分别是润贝航空器材上海基地项目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和润贝航空器材上海基地项目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这两项许可证都是在2017年5月由上海市奉贤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颁发。
这意味着润材实业完全可能是润贝航空的上海生产基地,至少也具备这样的生产条件。而润材实业与润贝航空在股权上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甚至从表明上看,都看不出与刘俊锋存在关系。不过,在招股书中,润贝航空承认,润贝航空是刘俊峰旗下企业,也是公司的关联方。
业绩连续两年下滑要靠IPO圈钱“续命”?
除涉嫌隐瞒关联公司同业竞争事宜外,润贝航空还面临诸多问题,包括疫情下公司业绩承压的问题。润贝航空的下游客户主要是航空公司等,而自2020年初全球爆发新冠疫情,全球宏观经济尤其是航空业受到巨大影响,2020年中国民航运输飞机起飞架次同比下降25.3%,下游客户需求随之减少,航空公司都普遍巨亏。
2020年,润贝航空的营收同比下降15.19%。2021年,公司预计营收将下滑3.1%~7.25%。2022年,国内疫情依然反复的背景下,润贝航空的情况或许也不太乐观。实际上,根据润贝航空的预计,国内航空业2024年才能恢复至2019年水平。
除业绩承压外,贝航空的应收账款与存货双高同样值得注意。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润贝航空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2.33亿元、1.70亿元和1.79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29%、19.93%和24.80%。
尤其是,润贝航空对前五大客户之一的海航控股的应收账款存在金额大、账龄长的特征。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末,润贝航空对海航控股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6076.79万元、3134.60万元和4148.87万元,分别占账面总额的26.04%、18.47%和23.15%。
而自2019年末,润贝航空对海航航空的应收账款账龄最长达到4年,存在较大的坏账风险。而一旦出现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或无法收回的情形,将对润贝航空的营收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然而,冲刺IPO的润贝航空面临的不仅是业绩承压的“窘境”,公司还踩雷了已经破产的海南航空,目前海航欠着润贝航空数千万的资金,有的已经拖欠了4年之久。
作为一家家族企业,此次发行前,润贝航空实控人刘俊锋、张奇志夫妇及儿子刘宇仑合计持有公司91.2421%的股份。而刘俊锋家族的颇为复杂,其刘俊锋的父亲刘正填、刘俊锋的舅舅、妹妹乃至刘俊锋兄弟的配偶李艳芬都曾帮其代持过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刘俊锋旗下还曾存在过多家公司,存在与润贝航空基本相同的业务。这其中,包括已注销的深圳市润贝航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贝航化)还包括,深圳市润贝航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材实业),后者疑似从事与润贝航空类似的业务。而润贝航空则称,后者只是一家租赁厂房的“空壳”企业。事实到底如何呢?
一家民企何以打入“垄断性”航空油料行业?
润贝航空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公司实控人为刘俊锋家族,后者持有公司超过91%的股权。尽管只是一家民营企业,润贝航空却曾涉足航空业,不仅打入国航、南航、东航三大国有航司,还进入中航工业、海航控股等航空企业的供应商体系。而润贝航空的供应商也不俗,包括埃克森美孚、3M公司等。
说实话,刘俊锋家族做的生意,都不是普通民企能做的。在这一行业,没有点背景是万万不可能的,仅是打入三大国有航司的供应商体系都很难。要知道润贝航空卖的是航空油料等,这基本都是三桶油或者中国航油的生意,属于垄断性行业。
更何况,润贝航空还和埃克森美孚搭上线,这种国外老牌oldmoney,只有在进入中国这种“比较难啃”的新兴市场,才会选择与本地“权贵”进行合作,往年一些“太子党”成员往往靠这个摇身一变成为国内顶级富豪,不过这几年在反腐高压下,有所收敛。再说,航空油料,埃克森美孚自己做不了么?国内前一个成功打入垄断性行业的是曾欲入股俄罗斯国家石油,今身陷囹圄的世界500强中国华信老板——叶简明。
实际上,从润贝航空的历史来看,基本就是一部代持史。根据招股书显示,2005年在国内腐败较严重的时候,比如周永康等这类“渣滓”大行其道,刘俊锋成立了润贝航空,起初其不敢自己持有股权,而是找来了他的舅舅孙五弟和妹妹刘培璇分别代持50%的股权。
而孙五弟是一个什么人呢?招股书称,孙五弟就是一个农民,常年居家务农且年迈。2011年,刘俊锋又找来他的父亲刘正填和兄弟,接替舅舅和妹妹来帮他代持股权,2013年,他兄弟代持的那部分股权又交给其兄弟的老婆李艳芬来代持。种种迹象表明,这并不是一家正常的公司,刘俊锋一直都试图隐身其后。
实际上,不仅仅针对润贝航空,刘俊锋采用的是这种操作,实际上,刘俊锋旗下润贝航化也基本是采用这种模式。直到2016年12月,刘俊锋的100%股权都是由刘正填和李艳芬来进行代持的。后来,或许出于解决同业竞争的问题,润贝航化100%股权被润贝航空收购,但很奇怪的是,润贝航化收购后不久,2018年2月便进行了注销。
疑似隐瞒关联公司同业竞争事宜
除了润贝航化外,刘俊锋还拥有10多家公司,这其中便包括润材实业(上海)有限公司。根据招股书显示,润材实业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厂房租赁的业务,公司出于亏损的状态。作为一个出租厂房的企业,也能亏损似乎并不符合常理。
实际上,根据天眼查显示,润材实业疑似从事与润贝航空,相似的业务。因为润材实业拥有两项许可证,分别是润贝航空器材上海基地项目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和润贝航空器材上海基地项目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这两项许可证都是在2017年5月由上海市奉贤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颁发。
这意味着润材实业完全可能是润贝航空的上海生产基地,至少也具备这样的生产条件。而润材实业与润贝航空在股权上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甚至从表明上看,都看不出与刘俊锋存在关系。不过,在招股书中,润贝航空承认,润贝航空是刘俊峰旗下企业,也是公司的关联方。
业绩连续两年下滑要靠IPO圈钱“续命”?
除涉嫌隐瞒关联公司同业竞争事宜外,润贝航空还面临诸多问题,包括疫情下公司业绩承压的问题。润贝航空的下游客户主要是航空公司等,而自2020年初全球爆发新冠疫情,全球宏观经济尤其是航空业受到巨大影响,2020年中国民航运输飞机起飞架次同比下降25.3%,下游客户需求随之减少,航空公司都普遍巨亏。
2020年,润贝航空的营收同比下降15.19%。2021年,公司预计营收将下滑3.1%~7.25%。2022年,国内疫情依然反复的背景下,润贝航空的情况或许也不太乐观。实际上,根据润贝航空的预计,国内航空业2024年才能恢复至2019年水平。
除业绩承压外,贝航空的应收账款与存货双高同样值得注意。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润贝航空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2.33亿元、1.70亿元和1.79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29%、19.93%和24.80%。
尤其是,润贝航空对前五大客户之一的海航控股的应收账款存在金额大、账龄长的特征。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末,润贝航空对海航控股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6076.79万元、3134.60万元和4148.87万元,分别占账面总额的26.04%、18.47%和23.15%。
而自2019年末,润贝航空对海航航空的应收账款账龄最长达到4年,存在较大的坏账风险。而一旦出现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或无法收回的情形,将对润贝航空的营收业绩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