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梅“百亿”进行时再提战略升级,频频被曝食品安全问题
来源:氢财经
•
2022-03-02 12:59:58
就目前而言,溜溜梅的百亿目标,显然还很遥远。
近日,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爆料称,其购买的溜溜梅清梅无生产日期,味道发霉。
临近315消费者权益日,该事件必然会使得溜溜梅提高警惕。
不过,近期溜溜梅的工作重心,是为其果冻品牌——溜溜梅·梅冻,召开产品战略升级发布会。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溜溜梅在上海也召开了一场战略升级发布会。彼时正值溜溜梅申请上市的关键期,分众传媒老总江南春还在会上为其造势称,“将助力溜溜梅5年甚至在3年内成为百亿级企业”。
现如今,溜溜梅的上市之旅已然停滞多时,而其“3年百亿”之约或许也达成无望。
而溜溜梅此次想依靠另一场战略升级发布会,深耕青梅零食市场,真的就有戏吗?
【营销大户屡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溜溜梅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影视明星杨幂那一句经典广告词:“你没事儿吧,你没事儿吧,没事就吃溜溜梅!”
要知道,仅仅为这一句魔性的广告词,2011年销售收入不过5000万的溜溜梅,居然动用了20%的收入来打广告。
幸好,溜溜梅的付出也获得了回报,其销售收入开始大幅增加。
而尝到甜头的溜溜梅,一直维持着与杨幂的合作关系,至今已足足有10年时间。
就在2021年,溜溜梅再次邀请了流量小生肖战为其果类产品做代言。甚至,还请来了前不久因为税务问题被封杀的“带货女王”薇娅。
明星代言创造销售奇迹、酸味营销主打健康牌、中国青梅冲出亚洲口嘹亮,看似一切顺风顺水的溜溜梅,却频频传出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就在2月25日,打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爆雷称,其打开购买的溜溜梅,吃了两三颗感觉有股霉味,翻找了大包装小包装均未看到生产日期。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不得经营有害人体健康的食品,不得经营三无产品。
而该消费者称,这包溜溜梅,无生产日期,且食用口感明显变质,是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的三无产品。
目前,该消费者已经要求溜溜梅厂家按照食品安全法进行赔偿。
事实上,因为溜溜梅在生产过程中,将部分工序外包给其他工厂,这其中很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溜溜梅过期、异物、坏果、虫眼、赔偿等等,都已经是高频词眼了。
一边是靠明星营销快速出圈,一边又是因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遭舆论曝光,溜溜梅在矛盾中前进。
【先后提出50亿、百亿目标】
之所以如此倚重明星营销,溜溜梅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销售收入的增长。
就在2015年,溜溜梅获得红杉资本A轮独家投资近1.5亿元。
而彼时的溜溜梅创始人杨帆意气风发,公开表示将在5年内实现溜溜梅销售收入50亿元。
然而,根据其2019年公布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溜溜梅的销售收入只有8.73亿元。
5年之约过去了一大半,但溜溜梅的销售收入,距离杨帆的业绩承诺足足差了40多亿。
销售表现不佳的根本影响,主要还是体现在现金层面。
要知道,溜溜梅仅在2016年12月,再次获得自然投资人李青缴纳的出资款1.03亿元。而在随后的近三年时间内,溜溜梅再未获得任何投资。
重压之下,溜溜梅想到了上市融资。
2019年6月28日,溜溜梅的母公司——溜溜果园,在证监会网站上预先披露了招股说明书。
而在10月,或许是为了其上市之旅造势,溜溜梅在上海召开了“2019溜溜梅战略升级发布会”。
在此次发布会上,溜溜梅还请来了分众传媒的江南春来站台。
这所以选中了分众传媒,溜溜梅主要是看中了其“线下流量第一入口”的名号。要知道,即便是在两年以前的2019年,分众传媒在全国已有超过260万块楼宇广告点位,1.3万个电影银幕广告位,覆盖人群超过3亿人。
说到底,溜溜梅还是想借助与分众传媒的战略合作,将其产品“投送”到亿万消费者的生活当中,从而继续扩大品牌知名度。
讲得再直白一点,溜溜梅此举还是要借助营销、冲击销售收入。
而在发布会上,江南春更是画下大饼,“我们将助力强势引爆溜溜梅品牌,我们也相信溜溜果园将在5年甚至在3年内成为百亿级企业”。
此口号与2015年杨帆喊出的“5年销售收入50亿元”,异曲同工。
只不过,就目前而言,溜溜梅的百亿目标,显然还很遥远。
【靠梅冻深耕赛道绝非易事】
时间来到了2022年2月25日。
仅仅过了两年多时间,溜溜梅召开了另一场产品战略升级发布会。
此次发布会的主角,是溜溜梅·梅冻。
这个梅冻,是在3年前,溜溜梅通过跨品类创新,定位更高端的蒟蒻梅冻,在果冻市场崭露头角。
值得注意的是,3年前,正值溜溜梅冲击上市的关键时期。而现如今,溜溜梅的上市之旅早已没了下文。显然,梅冻成了溜溜梅当下工作的重心。
按照杨帆的原话,“溜溜梅·梅冻捕捉到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人群对健康、对高品质的重视,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天然果冻品类,掀起一场果冻行业的革新,溜溜梅是用天然健康的逻辑在打造梅冻”。
说到底,溜溜梅还是想借助梅冻这个新品,来深耕青梅零食市场。
数据显示,2020年闲零食市场规模已达到7749亿元。相关分析认为,国内休闲食品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3%,在2025年将有望突破万亿。
然而,面对这个万亿市场,溜溜梅几乎没有竞争优势。
很重要的原因,是溜溜梅的产品品类过于单一。
根据2019年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溜溜梅主要以青梅产品为主。
这就意味着单一的品类将使得溜溜梅极其容易遭到竞品的影响。
而现实情况正是,品类丰富的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纷纷上市,而溜溜梅也仅仅是摸到过资本市场的门槛。
但是,要想跨品类发展又绝非易事。截至目前,溜溜梅起码稳居青梅零食第一,其只能通过不断的细分赛道给自己找寻存在感,而梅冻被给予厚望。
只不过,在偌大的休闲零食赛道上,三巨头中存在感最低的良品铺子,其市场份额也只有4%,溜溜梅更是沦为“其他”。
而靠着这个梅冻,溜溜梅就能跳脱出“其他”了吗?
近日,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爆料称,其购买的溜溜梅清梅无生产日期,味道发霉。
临近315消费者权益日,该事件必然会使得溜溜梅提高警惕。
不过,近期溜溜梅的工作重心,是为其果冻品牌——溜溜梅·梅冻,召开产品战略升级发布会。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溜溜梅在上海也召开了一场战略升级发布会。彼时正值溜溜梅申请上市的关键期,分众传媒老总江南春还在会上为其造势称,“将助力溜溜梅5年甚至在3年内成为百亿级企业”。
现如今,溜溜梅的上市之旅已然停滞多时,而其“3年百亿”之约或许也达成无望。
而溜溜梅此次想依靠另一场战略升级发布会,深耕青梅零食市场,真的就有戏吗?
【营销大户屡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溜溜梅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影视明星杨幂那一句经典广告词:“你没事儿吧,你没事儿吧,没事就吃溜溜梅!”
要知道,仅仅为这一句魔性的广告词,2011年销售收入不过5000万的溜溜梅,居然动用了20%的收入来打广告。
幸好,溜溜梅的付出也获得了回报,其销售收入开始大幅增加。
而尝到甜头的溜溜梅,一直维持着与杨幂的合作关系,至今已足足有10年时间。
就在2021年,溜溜梅再次邀请了流量小生肖战为其果类产品做代言。甚至,还请来了前不久因为税务问题被封杀的“带货女王”薇娅。
明星代言创造销售奇迹、酸味营销主打健康牌、中国青梅冲出亚洲口嘹亮,看似一切顺风顺水的溜溜梅,却频频传出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就在2月25日,打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爆雷称,其打开购买的溜溜梅,吃了两三颗感觉有股霉味,翻找了大包装小包装均未看到生产日期。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不得经营有害人体健康的食品,不得经营三无产品。
而该消费者称,这包溜溜梅,无生产日期,且食用口感明显变质,是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的三无产品。
目前,该消费者已经要求溜溜梅厂家按照食品安全法进行赔偿。
事实上,因为溜溜梅在生产过程中,将部分工序外包给其他工厂,这其中很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溜溜梅过期、异物、坏果、虫眼、赔偿等等,都已经是高频词眼了。
一边是靠明星营销快速出圈,一边又是因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遭舆论曝光,溜溜梅在矛盾中前进。
【先后提出50亿、百亿目标】
之所以如此倚重明星营销,溜溜梅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销售收入的增长。
就在2015年,溜溜梅获得红杉资本A轮独家投资近1.5亿元。
而彼时的溜溜梅创始人杨帆意气风发,公开表示将在5年内实现溜溜梅销售收入50亿元。
然而,根据其2019年公布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溜溜梅的销售收入只有8.73亿元。
5年之约过去了一大半,但溜溜梅的销售收入,距离杨帆的业绩承诺足足差了40多亿。
销售表现不佳的根本影响,主要还是体现在现金层面。
要知道,溜溜梅仅在2016年12月,再次获得自然投资人李青缴纳的出资款1.03亿元。而在随后的近三年时间内,溜溜梅再未获得任何投资。
重压之下,溜溜梅想到了上市融资。
2019年6月28日,溜溜梅的母公司——溜溜果园,在证监会网站上预先披露了招股说明书。
而在10月,或许是为了其上市之旅造势,溜溜梅在上海召开了“2019溜溜梅战略升级发布会”。
在此次发布会上,溜溜梅还请来了分众传媒的江南春来站台。
这所以选中了分众传媒,溜溜梅主要是看中了其“线下流量第一入口”的名号。要知道,即便是在两年以前的2019年,分众传媒在全国已有超过260万块楼宇广告点位,1.3万个电影银幕广告位,覆盖人群超过3亿人。
说到底,溜溜梅还是想借助与分众传媒的战略合作,将其产品“投送”到亿万消费者的生活当中,从而继续扩大品牌知名度。
讲得再直白一点,溜溜梅此举还是要借助营销、冲击销售收入。
而在发布会上,江南春更是画下大饼,“我们将助力强势引爆溜溜梅品牌,我们也相信溜溜果园将在5年甚至在3年内成为百亿级企业”。
此口号与2015年杨帆喊出的“5年销售收入50亿元”,异曲同工。
只不过,就目前而言,溜溜梅的百亿目标,显然还很遥远。
【靠梅冻深耕赛道绝非易事】
时间来到了2022年2月25日。
仅仅过了两年多时间,溜溜梅召开了另一场产品战略升级发布会。
此次发布会的主角,是溜溜梅·梅冻。
这个梅冻,是在3年前,溜溜梅通过跨品类创新,定位更高端的蒟蒻梅冻,在果冻市场崭露头角。
值得注意的是,3年前,正值溜溜梅冲击上市的关键时期。而现如今,溜溜梅的上市之旅早已没了下文。显然,梅冻成了溜溜梅当下工作的重心。
按照杨帆的原话,“溜溜梅·梅冻捕捉到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人群对健康、对高品质的重视,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天然果冻品类,掀起一场果冻行业的革新,溜溜梅是用天然健康的逻辑在打造梅冻”。
说到底,溜溜梅还是想借助梅冻这个新品,来深耕青梅零食市场。
数据显示,2020年闲零食市场规模已达到7749亿元。相关分析认为,国内休闲食品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3%,在2025年将有望突破万亿。
然而,面对这个万亿市场,溜溜梅几乎没有竞争优势。
很重要的原因,是溜溜梅的产品品类过于单一。
根据2019年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溜溜梅主要以青梅产品为主。
这就意味着单一的品类将使得溜溜梅极其容易遭到竞品的影响。
而现实情况正是,品类丰富的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纷纷上市,而溜溜梅也仅仅是摸到过资本市场的门槛。
但是,要想跨品类发展又绝非易事。截至目前,溜溜梅起码稳居青梅零食第一,其只能通过不断的细分赛道给自己找寻存在感,而梅冻被给予厚望。
只不过,在偌大的休闲零食赛道上,三巨头中存在感最低的良品铺子,其市场份额也只有4%,溜溜梅更是沦为“其他”。
而靠着这个梅冻,溜溜梅就能跳脱出“其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