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上千次演练,只为这“15分钟”

原标题: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风采尽展冬奥赛场(引题)

4年上千次演练,只为这“15分钟”(主题)

中工网北京2月18日电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毕振山)“在赛时救治方面,我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展示了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的风采。”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付妍,今天与记者分享了她在冬奥期间的工作体会。

作为冬奥会滑雪医疗保障团队的一员,付妍也是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2018年,北京冬奥组委组建中医滑雪医疗队,付妍第一时间报了名。后来她以滑雪、英语、专业医疗知识三项全优的成绩通过了考核。

2月18日,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中国队选手张可欣受伤后接受医疗救助。新华社记者 王昊飞 摄

付妍的丈夫曾担心在延庆高山滑雪中心那样海拔高、气温低的环境里,她能不能受得了。付妍坚定地说:“我能行,一定能行。”

根据国际雪联的要求,高山滑雪救援需要在4分钟内到达伤员身边,15分钟内对伤员做好伤情评估和救治并转出赛道,20分钟内转移到救治中心。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付妍和她的团队4年来进行了上千次演练。非雪季他们在室内演练救援,在健身房练体能。雪季他们就在山坡上,趴着、躺着、跪着练习救援。演练过程中,她曾经两次骨折。

靠着不懈努力,一个插管动作,付妍的用时从30秒减少到15秒,又减少到10秒,现在她可以做得更快。

付妍告诉记者,冬奥会滑雪医疗保障团队的成员来自北京多家三甲医院的多个科室,骨科、麻醉科、口腔科、神经科等。他们会在120急救中心等地进行心脏复苏、插管、骨伤救治、包扎止血等多方面的培训,以掌握最标准规范的救治流程。

冬奥会期间,付妍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转比赛中,一名外国运动员摔倒导致左上肢严重畸形。负责巡逻的医生不到1分钟就赶到了伤员身边,10分钟内伤员得到救治并被转移出赛道,不到20分钟就被直升机送到了延庆医院的冬奥医疗保障中心。

现在,这名运动员已经出院并返回其国家,他对中国滑雪医生的救治给予高度赞扬。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