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张随笔:多一些开心,少一些压力

【京张随笔】

原标题:多一些开心,少一些压力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毕振山

今天下午,坐了四段缆车后,记者终于赶到了位于北京延庆海坨山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这里正在举行高山滑雪男子全能项目的回转比赛。

两名中国选手张洋铭和徐铭甫均顺利完赛,虽然排在17名完赛选手中的最后两位,但已经是中国队在冬奥会该项目的最好成绩了。

“跟没完赛的选手比,我们运气算好。”接受采访时,记者能明显感受到张洋铭的心情不错,说话总是乐呵呵的。

当有记者问他上午参加滑降、下午参加回转的感觉如何时,他一口东北话脱口而出:“哎哟我的天哪,你可别提了,我现在脑瓜都麻。”然后,他给记者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如何“赶场”,就像说相声一样。

张洋铭的精神状态也感染着在场记者。对他来说,参加比赛完全就是享受,感觉不到压力。

就像记者上午刚刚采访过的钢架雪车选手闫文港和殷正一样,比赛的目标就是把自己的训练水平展示出来,具体成绩如何,不去多想。

这也让记者想起了头天晚上参加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比赛的任子威。

昨天的比赛中,任子威因为被判犯规,遗憾止步半决赛。

赛后,任子威说,这场比赛自己的心态起了变化,“包袱有点重了,别人都说要拿三块金牌,所以就想多了。”任子威还对采访他的记者说,希望大家把他当作“小透明”,不要过多关注他。

还记得短道速滑混合接力夺冠的那天晚上,中国队的武大靖和范可新都哭了,只有任子威还笑嘻嘻的。他说,过去4年经历了很多,心态也成熟了很多,变得“佛系”了。

能让自称“佛系”的任子威感到“包袱重”,可见他现在承受了多大压力。

这怪不得任子威。中国短道速滑队本就在多个项目上具有冲金实力。昨晚的决赛之前,任子威已经两金在手,1500米又是他的主项,外界期望自然水涨船高,无形中给他造成压力。

同样感到压力的,还有中国速度滑冰队的宁忠岩。

男子1500米比赛中,宁忠岩没能发挥出最好水平,仅获得第七名。赛后他表示,第一次参加冬奥会且是在家门口比赛,心理压力比较大。

体育比赛难免有压力,尤其是对首次参赛或外界期望值高的运动员来说,压力往往会更大。

适当的压力有助于运动员去集中注意力、专注于比赛。但运动员也必须学会与压力共处。当压力不够时主动寻求压力,当压力过大时能够适当排解压力。

而作为观赛者,无论是观众还是媒体记者,在关注运动员成绩的同时,更要注意不要给运动员造成太大压力。

比赛结果并不一定与实力成正比。当运动员成绩不好时,我们要学会包容和鼓励。一定程度上来说,运动员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站上奥运赛场,已经足够值得肯定了。

真心希望中国的运动员们能够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多一些开心,少一些压力,也希望任子威能够早日回归“佛系”心态。而外界在观看中国运动健儿的比赛时,也要多一些肯定,少一些苛责。

(中工网北京延庆2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