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科股份业绩增长背后:应收账款占比高达112.76%,一半以上逾期!
来源:IPO日报
•
2022-02-21 22:21:03
近日,深交所官网显示,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建科股份”)将于2月24日IPO上会,接受创业板上市委的审议,此前已经历过三轮问询。
若单从业绩角度上看,公司近年来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地增长,整体呈现上升态势。
但IPO日报注意到,建科股份在报告期内存在客户与供应商、竞争对手重叠的情形;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的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合计总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100%,且截至当期期末,公司过半的应收账款仍处于逾期状态。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
来源:公司官网
多重身份的客户
建科股份前身为建科所,始建于1959年2月,隶属常州市建筑工程总公司。
据介绍,公司目前主要从事建设工程与环境保护领域的科学技术应用研究,以检验检测为核心,还包括特种工程专业服务和新型工程材料等业务,经营范围涵盖房建、市政、水利、铁路、交通、城市轨交、环保等方面。
申报稿显示,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6亿元、7.71亿元、9.06亿元、5.01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2022.84万元、8188.84万元、1.26亿元、6577.06万元。
公司2019年度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远高于其同期营业收入的同比增幅,主要系2018年度收购而来的子公司苏州高新检测经营状况不及预期,公司对此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使得商誉减值损失了1538.34万元,进而对当期净利润造成一定的影响,而2019年则无这一因素的影响。
主营业务中,检验检测业务在2021年上半年给公司贡献了过半的主营业务收入。据悉,这一业务主要根据委托方提交的检测委托,运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对委托标的进行检验、鉴定、测评、监测等,并向委托方或需求相关方出具检验检测成果,供委托方或需求相关方判断提供第三方依据。
报告期内,建科股份存在客户与供应商、竞争对手重叠的情形。
至于为何客户与供应商重叠,据IPO日报了解,存在客供料以销售款结算模式的受托加工业务系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建科股份与福建三棵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合作之时,后者为了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会直接让公司向其采购部分原材料,在财务数据上的则体现为与这一客户同时发生了销售金额和采购金额。
此外,公司客户中还包含其自身的竞争对手。公司向这类竞争对手主要销售材料检测、环保检测、桩基检测配合、混凝土外加剂等,交易原因主要系基于交易便利,零星项目委托。
逾期的应收账款
报告期各期末,建科股份的应收账款及执行新收入准则后应收质保金重分类至合同资产(合同资产-未到期质保金)的合计余额分别为4.63亿元、5.05亿元、5.86亿元、5.6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0.52%、65.52%、64.73%、112.76%,这一余额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检验检测业务。
IPO日报注意到,公司在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存在逾期的情况。
据披露,报告期各期末,建科股份的逾期应收账款分别为2.36亿元、2.36亿元、2.56亿元、2.81亿元,逾期应收账款在各期应收账款(原值,未剔除掉坏账准备的影响)占比分别高达50.95%、46.74%、45.74%、51.63%;逾期应收账款的账龄在2年以内的占比分别为78.09%、71.67%、73.47%、74.81%,报告期各期末逾期应收账款的账龄主要集中在2年以内。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
对于报告期内部分应收账款的逾期情况,建科股份又是如何解释的?
公司表示,国有企业及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受内部审批流程、整体财政资金用途安排等因素综合影响,实际付款周期较长;公司的业务合同额占整个房地产客户项目合同总额的比例较小,客户相对较为强势,加之房地产项目施工周期较长等因素使得实际付款周期较长;至于民营企业的客户,公司在相关合同义务履行完毕后存在客户不完全按照合同约定执行付款的情况。
那么,这些逾期应收账款的期后回款情况如何?
根据公司在问询函中的回复,2018年末至2020年末及2021年6月底,建科股份的逾期应收账款回款比例分别为83.52%、72.02%、47.44%、17.86%。
对于上述情况,建科股份在报告期各期对应收账款具体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分别为5650.46万元、6677.43万元、7623.94万元、8063.86万元。此外,由于少数客户经营异常、偿债能力极其有限,公司对于这部分客户的账面余额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前十大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房地产企业客户中,恒大集团、新力控股和蓝光发展存在债务逾期的情形。建科股份表示,针对逾期时间较长且回收风险较大的应收账款,公司已足额单项计提了坏账准备,“三道红线”政策目前尚未对其经营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若单从业绩角度上看,公司近年来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地增长,整体呈现上升态势。
但IPO日报注意到,建科股份在报告期内存在客户与供应商、竞争对手重叠的情形;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的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合计总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100%,且截至当期期末,公司过半的应收账款仍处于逾期状态。
多重身份的客户
建科股份前身为建科所,始建于1959年2月,隶属常州市建筑工程总公司。
据介绍,公司目前主要从事建设工程与环境保护领域的科学技术应用研究,以检验检测为核心,还包括特种工程专业服务和新型工程材料等业务,经营范围涵盖房建、市政、水利、铁路、交通、城市轨交、环保等方面。
申报稿显示,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6亿元、7.71亿元、9.06亿元、5.01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2022.84万元、8188.84万元、1.26亿元、6577.06万元。
公司2019年度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远高于其同期营业收入的同比增幅,主要系2018年度收购而来的子公司苏州高新检测经营状况不及预期,公司对此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使得商誉减值损失了1538.34万元,进而对当期净利润造成一定的影响,而2019年则无这一因素的影响。
主营业务中,检验检测业务在2021年上半年给公司贡献了过半的主营业务收入。据悉,这一业务主要根据委托方提交的检测委托,运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对委托标的进行检验、鉴定、测评、监测等,并向委托方或需求相关方出具检验检测成果,供委托方或需求相关方判断提供第三方依据。
报告期内,建科股份存在客户与供应商、竞争对手重叠的情形。
至于为何客户与供应商重叠,据IPO日报了解,存在客供料以销售款结算模式的受托加工业务系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建科股份与福建三棵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合作之时,后者为了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会直接让公司向其采购部分原材料,在财务数据上的则体现为与这一客户同时发生了销售金额和采购金额。
此外,公司客户中还包含其自身的竞争对手。公司向这类竞争对手主要销售材料检测、环保检测、桩基检测配合、混凝土外加剂等,交易原因主要系基于交易便利,零星项目委托。
逾期的应收账款
报告期各期末,建科股份的应收账款及执行新收入准则后应收质保金重分类至合同资产(合同资产-未到期质保金)的合计余额分别为4.63亿元、5.05亿元、5.86亿元、5.6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0.52%、65.52%、64.73%、112.76%,这一余额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检验检测业务。
IPO日报注意到,公司在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存在逾期的情况。
据披露,报告期各期末,建科股份的逾期应收账款分别为2.36亿元、2.36亿元、2.56亿元、2.81亿元,逾期应收账款在各期应收账款(原值,未剔除掉坏账准备的影响)占比分别高达50.95%、46.74%、45.74%、51.63%;逾期应收账款的账龄在2年以内的占比分别为78.09%、71.67%、73.47%、74.81%,报告期各期末逾期应收账款的账龄主要集中在2年以内。
公司表示,国有企业及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受内部审批流程、整体财政资金用途安排等因素综合影响,实际付款周期较长;公司的业务合同额占整个房地产客户项目合同总额的比例较小,客户相对较为强势,加之房地产项目施工周期较长等因素使得实际付款周期较长;至于民营企业的客户,公司在相关合同义务履行完毕后存在客户不完全按照合同约定执行付款的情况。
那么,这些逾期应收账款的期后回款情况如何?
根据公司在问询函中的回复,2018年末至2020年末及2021年6月底,建科股份的逾期应收账款回款比例分别为83.52%、72.02%、47.44%、17.86%。
对于上述情况,建科股份在报告期各期对应收账款具体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分别为5650.46万元、6677.43万元、7623.94万元、8063.86万元。此外,由于少数客户经营异常、偿债能力极其有限,公司对于这部分客户的账面余额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