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物质远超食品安全标准,百合股份刘新力攫取财富的手法
来源:花朵财经
•
2021-11-30 16:37:42
1988年,威海市下属的荣成市设立了名为荣成市蒲家泊渔业公司的镇属集体企业,到1993年,名称变为荣成市鸿洋实业(集团)总公司,1997年更名为荣成市鸿洋神集团总公司。
1969年出生的刘新力,在招股说明书中公布的简历做了很多隐讳,但还是可以看出,刘新力担任过荣成市蒲家泊渔业公司船厂厂长、综合处处长、总经理、副董事长、董事长,那就说明,在1993年更名前,刘新力已经做到船厂厂长了,很可能1988年这家集体企业刚成立时,当年19岁的刘新力就进去了,然后很快一路攀爬。
但刘新力怎么会知足呢?
2001年,在刘新力的把持下,鸿洋神集团进行了改制,当然,这种改制都是拉上众多员工一起的,就这样,刘新力的名字隐藏在一众员工之中得到最大的好处,却丝毫不引人注目。
那鸿洋神海洋生物怎么处理呢?2003年9月,鸿洋神生物也进行了改制,鸿洋神海洋生物的出资被刘新力等人瓜分。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
2005年,鸿洋神海洋生物与台湾居民梁永文成立中外合资企业荣成百合,这当然只是借用外资的名义,因为梁永文只占25%股权,大部分控制权还是在刘新力手中。但即使通过鸿洋神海洋生物间接控制,刘新力还是不太放心,最后一步一步把荣成百合的股份转到自己个人手中。等到外资的名义不吃香了,刘新力还把梁永文的股权也买过来。所以,近期准备上市的百合股份,就是刘新力控制的产业。
你看,刘新力19岁进厂打工,一步一步,把整个公司连同对外投资,都变成了自己的,厉害吧?试问今天有哪个打工人,能在进厂之后把工厂甚至工厂的母公司都变成自家的产业?
刘新力就做到了。
公司到手了,刘新力准备做什么业务呢?
答案是靠保健品。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宣传称,到目前已经拥有“百合康”、“鸿洋神”“福仔”等保健品牌。
2016年,国家安全监督抽检发现,成都金牛区同顺堂保健用品商行销售的百合股份生产的“百合康”牌鱼油胶囊,二十碳五烯酸竟然大幅低于国家标准的最低值。
无独有偶,百合股份的另一款产品芦荟软胶囊被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发现不合格,在微山县润康医药连锁销售的芦荟软胶囊,主要有效成分也被发现含量不达标。
也就是说,刘新力在把国家财产弄到手之后,转手玩起欺骗消费者的伎俩,在生产的保健品中,大幅减少有效成分,这样成本就可以大幅降低,可是价钱却是不变的。刘新力就这样攫取到财富。
这还没完,坑完消费者,还可以坑下游客户。2016年,百合股份生产的鳕鱼胶原蛋白VC粉固体饮料被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于是没收并销毁。问题是,这些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鳕鱼胶原蛋白如果没有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时发现,会不会危及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呢?
但刘新力主导的百合股份干的事情可不止这一桩。2018年,海南正康药业委托百合股份生产浮生堂牌海狗人参丸,看起来这是非常符合养生理念的不是?然而,山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出含有非法化学物质西地那非,检出值为3.1ug/g,更严重的是还检出了汞,这种有毒物质的含量比国家标准的最高值还高出87%。
一般来说,本地主管机构倾向于照顾本地企业,可是2017年到2019年百合股份三次被威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维生素B1含量不符合标准、大肠菌群不符合标准、水分含量不符合标准,而要求百合股份将相关产品召回。这说明百合股份产品质量连本地主管单位都看不下去了。
尽管生产保健食品有效成分低于国家的最低标准,甚至含有违禁药品,而含有的有毒物质远超国家标准的最高值,百合股份不肯投入研发提升产品生产质量,却在宣传上屡屡出位。
2017年,百合股份被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局认为违法情节严重、违法广告频次高。2019年百合股份被列入第一批典型虚假违法广告案件名单之中。
更严重的是,百合股份的实控人刘新力还涉嫌传销,(2014)威商终字第34号文件显示,刘新力关联的山东鸿洋神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五一七电子商务中心、威海市鸿洋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都属于传销组织,相关的鸿洋神系列保健品为传销产品,2008年警方端掉这一传销老窝,成为山东省打击传销十大典型案例。
从业务模式来说,近年来的百合股份很大一部分业务是来自中小客户的合同生产,由于中小企业实力不强、很难投入研发,很多时候推出的产品都是采用博眼球、忽悠人的方式,这就使得百合股份的产品也在很长时间停留在这个层面。但百合股份是没钱吗?
事实上,百合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并不高,账上也常年有2亿元以上的现金,但却一直不肯投入研发升级。直到本次意图募资4亿元左右,才打出研发升级的名义。
但看百合股份这么多年生产的产品质量、违规宣传的方式,谁又能对刘新力主导的百合股份有信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