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云南王”俊发全国多地裁员 区域房企的形势考验

近日,风财讯从昆明地产圈获悉,俊发集团在昆明进行裁员,比例约30%。

  同时,风财讯了解到,俊发集团在着手组织架构调整,尤其9月以来,对客户数据中心等辅助性部门,进行了合并、调整或清理,带动了一些高管的离职和变动。

  或受这一波调整的辐射,不止俊发大本营昆明,消息称俊发佛山也在裁员,裁掉的比例接近70%。

  今年10月也有多个自称“俊杰生”(俊发集团管培生)的网友在某社交平台发帖爆料称,“今年俊发的裁人目标是裁掉50%。”“截止10月11,新俊杰150人已经60+强制转营销岗,不然就辞职。”

  接踵而至的裁员消息之下,外界不得不审视被称为“云南王”的俊发集团,到底身在怎样的处境?

  超50亿资金缺口还债压力大且急

  俊发集团的资金,紧张吗?

  客观而言,短期资金压力和偿债压力不小。

  根据企业预警通披露的“俊发集团2021年中报”数据,上半年俊发的货币资金66.12亿元,但其仅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两项,就有约116亿元。

  超50亿的短期资金缺口,不是小数目。

  举个例子,就算俊发系的物业公司“七彩服务”今年成功上市,去年以来物业公司上市募资额,大多数都在10亿港元以下,募资超20亿的屈指可数。对比可见差距。

  更重要的是,这次的资金压力,大、急、险。

  风财讯获取的一份明珠广盈债券项目资料显示,俊发集团在2020年12月31日的有息负债为441.4亿元,短期有息负债为103.64亿元。

  对比上述2021年中报数据,半年间短债规模,已经达到过去一年的量。

  大量增加的短债中,多数是“频繁发信托产品、做质押股权”换来的。

  根据企业预警通统计,2020年俊发的股权出质融资超过10亿元。而在2021年前九个月,俊发的股权出质融资已经超过35亿元,是过去一整年的3倍多。

  通过发行信托产品获取的大额融资,往往伴随高担保、高质押。

  据风财讯盘点,俊发集团2020年发行的几笔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如“佳园400号”“佳园426号”“银杏2023期”抵押率都不低,分别是评估净值的65%、65%、54.33%。

  兑付顺位是抵押项目的销售→俊发集团的经营收入→处置抵押物。这意味着,一旦项目流转不畅,将直接由母公司俊发集团承债。

  YY研究曾预警,在俊发昆明住宅去化率尚可的同时,要关注大量的百万平大型楼盘、涉及商住公寓产品项目,该类产品销售跨度较长,造成尾部期房去化缓慢的风险。

  实际上,2020年初,俊发也曾试图发行“底层资产为物业信托受益权的ABS”,但最终未能获准。

  非银是房企融资的重要补充,无法打开更多好的融资渠道,就只能通过环环担保、层层质押,做非标信托融资。

  大本营销量、土储大幅下滑

  造血能力不足

  资金的流转不丝滑,根源往往还是在“造血能力”不足。

  克而瑞统计显示,2021年1-9月,俊发地产的操盘销售金额为360.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4亿元,排名降低了6个位次。

  尤其是在大本营昆明,2021年前三季度俊发地产在昆明的流量金额为140.79亿元,同比去年的222.14亿元,下滑了37%。

  更值得注意的是,俊发地产身上的“后劲不足”。

  2020年,俊发地产的土地规模大幅下降,创造了过往四年的最低值。

  尤其俊发在昆明的新增土储,2020年全口径土储建面和金额分别同比减少49%和48.32%。

  昆明如果“守不住”,对俊发的影响将非常大。

  这背后有一个故事——

  2017年,俊发提出“三年千亿战略”,宣布将在全国六大区域布局,一年内在昆明之外,买了接近往期一年的土地,且不少是城市更新类的土地。

  俊发还在2018年请来曾任职万科阳光城的知名地产经理人张海民加入,担任CEO。

  但城市更新项目周期长,很难转化,容易产生“遗留问题”。仅仅11个月,张海民也提出离职,俊发曾有过的“迁都上海”想法彻底打消。

  俊发的外拓发展,最终被市场验证,不可行。

  2018年,俊发被迫“势头一转”回归昆明,之后的三年也一直以新增昆明地块为主。如今,在俊发地产的土储结构中,昆明地区占比高达88.99%。

  但在昆明房地产市场,俊发和位列二三名的恒大、融创,规模差距逐年缩小。

  这意味着,俊发在大本营的主要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俊发集团的当前处境,因为融资渠道有限的“阶层局限”、因为宏观面资金紧张的“行业性下行”、也受到早期高杠杆扩张策略的“历史烙印”,而这些,正是区域性中型房企的真实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