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科技亏损与绯闻齐发,上市会是救命稻草吗?

招股书显示,高额的研发投入是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因素。自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旷视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2.02亿元、5.98亿元、9.33亿元和6.6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50%、70.02%、74.06%及92.23%。

近日,一纸法院判决书让旷视科技登上了各大财经媒体的头条。曾在旷视科技公司当司机的胡子健,以要将有公司敏感信息的录音出售给竞争对手相要挟,向公司董事局主席印奇索要人民币300万元。印奇报警后,胡子健被抓,近日被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胡子健对此认罪认罚。究竟是什么秘密能值300万?外界对此充满好奇的同时,也让处于上市风口的旷视科技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业务增速仅竞争对手一半

招股书显示,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1-6月,旷视科技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8.5亿元、12.6亿元、13.9亿元及6.7亿元,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远低于同行业竞争公司。2018-2020年,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30.57%、108.67%、20.79%,而旷视科技同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则分别为181.19%、47.47%和10.38%,约为同行平均水平的一半。

亏损问鼎“AI四小龙”

跟“AI四小龙”的其他三家公司一样,旷视科技存在大额未弥补亏损。报告期内,旷视科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分别28亿元、66.4亿元、33.3亿元及18.6亿元;扣非后净亏损分别为5.65亿元、12.49亿元、15.47亿元及9.39亿元。截至2021年6月末,旷视科技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65.96亿元,而这个亏损额度在“AI四小龙”中居首。与持续亏损对应的是旷视科技持续增长的资产负债率。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达208.54%、253.18%、318.37%、383.43%。

招股书显示,高额的研发投入是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因素。自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旷视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2.02亿元、5.98亿元、9.33亿元和6.6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50%、70.02%、74.06%及92.23%。

毛利率连年下滑

虽然AI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算法,但是旷视科技的硬件收入占比却越来越高。从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硬件收入占比从34.02%增加到73.25%,软件收入从53.98%降低到17.36%,这直接导致其毛利率逐年下滑。2018-2020年,旷视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2.23%、42.55%及33.11%,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64.6%。

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1个月前的9月9日,科创板上市委员会通过旷视科技IPO申请,旷视科技成为“AI四小龙”中第二家登陆科创板的公司。作为资本宠儿,早在2019年5月,D轮总融资额约7.5亿美元的旷视科技估值已经超过40亿美元,但是本次IPO,旷视科技仅计划募资60.18亿元,还不及其总亏损额的一半。

这不是旷视第一次冲击IPO,两年前的2019年8月,旷视科技就提交了港股上市申请,然而在2019年10月,旷视科技被美国商务部列入了“实体清单”,港股聆讯中,旷视科技不断被监管机构要求回答有关问题,这让IPO初始申请最终在提交 6个月后进入“失效”状态。

资本不断输血,而旷视科技的造血能力明显跟不上输血速度,谋求 IPO成为旷视进一步融资的救命稻草。然而身为“实体清单”一员,旷视必然面临国际上各种硬件或者软件方面的技术干扰,加之国内对人脸信息安全的不断重视,投资方和资本市场留给旷视的耐心还有多少呢?